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②逐日慳。
破清思晚砧呜,断愁肠檐马③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
[注]①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由同属中吕宫的“醉高歌”和“摊破喜春来”两支曲子组成。②青蚨:钱的代称。③檐马:即檐间的铁马(风铃)。
14. 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紧扣“旅中”二字,书写旅途见闻,抒发了孤单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怀才不遇之愁。
B. 曲中借景抒情,篱笆墙边的菊花经霜后金色消减,花颜暗淡,用凄清的景致衬托了作者内心的落寞。
C. 作者用“晚砧”“檐马”“晓钟"来渲染愁情,写出了愁肠百结、夜不成寐的情景,表现了旅途中的孤苦。
D. 曲子前半部分景中含情,为后面的抒情蓄势;后半部分情中带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如沐其情。
15. 本曲最后“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体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曲从手法和情感两方面作赏析。
答
14. A A项,“作者紧扣‘旅中’二字,书写旅途见闻,抒发了孤单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怀才不遇之愁”说法错误。“怀才不遇之愁”理解错误。曲中并未表现出此种愁情。
15. ①“归去难!”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内心的苦楚:长年漂泊在外,孤独无聊、愁肠百结,且囊中羞涩,无法回乡。②“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通过对作者写家书报“平安”的一个细节来体现作者复杂的情感。现实生活沉重不堪,却不忍家人担心挂念,于是掩饰真相,强自“回两字”报平安,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情。
【中吕】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查看全文】
2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3 《双调·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阅读答案-乔吉双调 殿前欢 阿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 乔 吉① 懒云窝②,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③,聘不起东山④卧。疏慵在我,奔兢从他 【查看全文】
4 [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旅中阅读答案-顾德润[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①旅中 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②逐日慳。 破清思晚砧呜,断愁肠檐马③韵,惊 【查看全文】
5 《双调·水仙子·怀古》《越调·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阅读答案-张可久双调水仙子 怀古 秋风远塞皂雕旗①,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越调寨儿令 题昭君出塞图 辞凤 【查看全文】
6 折桂令·中秋阅读答案-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14. 下列对这首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