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阳春曲·皇亭晚泊》《【中吕】醉高歌·感怀》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10-16
【中吕】阳春曲·皇亭晚泊
徐再思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
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中吕】醉高歌·感怀
姚燧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8.请简要分析第一首曲中的“晚”和第二首曲中的“暮景”,谈谈你的理解。
9.两首曲子表达的相同情怀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作品作简要赏析。


8.①第一首曲中的“晚”指天色已晚。作者看到傍晚的树和茅舍,不禁生发孤独、寂寞、思乡的情怀。②第二首曲中的“暮景”有两层意思,一是傍晚时分;一是作者到了晚年,正是功成身退的时候。抒发作者厌官思归情怀。
9.都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①第一首,作者通过题目表明自己的游子身份,全文移情于景,通过描写水的流踪不定、深浅各异以及山的高低错落、云起云飞等描摹游子漂泊、流浪的状态,以此表达游子思乡怀人的情怀。②第二首使用张季鹰见秋风而想到家乡的莼菜、鲈鱼的典故来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第一首曲中的“晚”指天色已晚,作者看到树上青烟缭绕,远处还有茅舍两三间,根据题目《皇亭晚泊》及“秋风征棹钓鱼滩”传达的作者行止看,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旅愁乡思。第二首曲,从“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看,“暮景”不仅指傍晚时分;也指作者到了晚年。“西风吹起鲈鱼兴”,用晋代张季鹰的典故,由此表达作者的厌官思归情怀。
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对比鉴赏的能力。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归之情。第一首主要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水、山、云、烟树、茅舍等表达游子思乡怀人的情怀。第二首主要是用典。“西风吹起鲈鱼兴”运用张季鹰的故事。他曾在洛阳做官,一日见秋风吹起,就想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便弃官回乡,并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使用这个典故,抒发作者厌官思归情怀。课本中“季鹰归未”就是运用了这个典故。



相关阅读
1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阅读答案-胡祗通,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 胡祗通[注]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 【查看全文】

2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阅读答案-赵岩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 一个掠草 【查看全文】

3 《越调 寨儿令》冬 阅读答案-张养浩,天欲明,觉寒生

(越调)寨儿令 冬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 【查看全文】

4 《天净沙·秋》阅读答案与解析-白朴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影下写出飞鸿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 【查看全文】

5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

【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6 [中吕]喜春来·四节阅读答案-无名氏

[中吕]喜春来四节 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 【查看全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