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8.本元曲前三句是如何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叙事的。
9.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便是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
答
8.刻画:运用比喻修辞,把杨贵妃比喻成睡海棠,掌上明珠,写出了杨贵妃的娇态妩媚,以及在唐明皇心中的珍贵可爱形象。心理描写:“恨不得”把唐明皇对杨贵妃极度宠爱,痴迷的情状传神逼真写出来了。叙事:写出了杨贵妃恃宠而骄,唐明皇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
9.通过想象,写出杨李沉醉于轻歌曼舞,尽情寻欢作乐,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毫不领会国家安危与人民疾苦,造成安史之乱,中原沦丧。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前面杨李的荒淫享乐的叙事,转到下面议论,总结历史教训。过渡自然。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要写出表现形象的关键词语,如“可爱”“美丽”等。修辞手法也是得分点,通过“明珠”“睡海棠”这两种事物来描写人的特点,比喻修辞。“恨不得”是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态,恨不得把杨贵妃当成掌上明珠,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极度宠爱,痴迷的情状。叙事方面,前面几句写出了杨贵妃恃宠而骄,由此引出诗歌的主旨,唐明皇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
9.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分析语言风格或特色。首先明确诗句内容、所用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传杨贵妃善舞此曲。禄山即安禄山。《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祸患。此句想象杨贵妃整日跳舞作乐,写出唐明皇沉醉其中,才造成安史之乱,中原沦丧。然后分析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相关阅读
1 [中吕]喜春来·四节阅读答案-无名氏
[中吕]喜春来四节 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 【查看全文】
2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3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阅读答案-赵岩〔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 一个掠草 【查看全文】
4 《越调 寨儿令》冬 阅读答案-张养浩,天欲明,觉寒生(越调)寨儿令 冬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 【查看全文】
5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阅读答案-胡祗通,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双调】沉醉东风(节选) 胡祗通[注]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 【查看全文】
6 《天净沙·秋》阅读答案与解析-白朴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影下写出飞鸿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