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边,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
(1)请简要分析“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句的作用。
(2)两首曲的前三句都运用了典故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1)以景结情,形象生动,寓情于景余味无穷,耐人寻味。以景做结,用暮春时节的衰败凄凉来象征他们的败亡,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兴一衰,一乐一哀,间接抒发无限感慨。
(2)第一组: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写出了作者的物是人非之感、不满之情和批判之意;第二组:三个英雄人物,虽壮烈哀艳,但最值得同情的是苦难的百姓,最痛心的是天下的百姓。
【详解】
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再分析诗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诗歌是环境描写,位于诗歌的末尾。诗句以景结情,用暮春时节的衰败来象征阿房殿、金谷名园、,隋堤的衰败。从结构上看,这句的凄清景象与前三句的繁华形成对比,间接抒发了作者心中无限感慨。
(2)此题考核考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诗歌中使用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最后分析手法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题干明确指出两首诗的前三句都用了典故,但效果不同,要求考生分析它们的作用效果。第一首诗歌中写了阿房宫、金谷园和隋堤这三个典故,这三个地方都曾兴盛一时,最后都败落,因此作者是借这三个典故来表不满和批判之情。第二首诗歌引用虞姬自刎乌江,赤壁之战,班超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三个典故。这些英雄固然悲壮,但最值得同情的是苦难的百姓,最痛心的是天下的百姓。
相关阅读
1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阅读答案-胡祗通,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 胡祗通[注]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 【查看全文】
2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3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阅读答案-赵岩〔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 一个掠草 【查看全文】
4 [中吕]喜春来·四节阅读答案-无名氏[中吕]喜春来四节 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 【查看全文】
5 《越调 寨儿令》冬 阅读答案-张养浩,天欲明,觉寒生(越调)寨儿令 冬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 【查看全文】
6 《天净沙·秋》阅读答案与解析-白朴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影下写出飞鸿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