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牛老爷在做税关监督的时候,曾经亲手打过庶务科科长两个很响的嘴巴。打嘴巴的原因是买汽车。庶务科科长是个摩登人物,很•晓得汽车的式样,构造,舒适,速度,与怎样拿扣头。车,设若完全由一般的摩登人物来看,真是辆好车,式样新,座位舒服,走得稳而快。
科长押着新车,很得意地开到监督门外。监督正在书房里看书。所谓看书,就是在床上躺着吸烟,而枕旁放着一本书。遇到客人来,监督便吸一气烟,翻一翻书。
科长进了书房,监督可是并没去翻那本天书。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连连吸了好几气烟,监督发了话:“你知道我干吗买这辆车?”
“衙门的那辆太旧了,”科长试着说,“那还是——”他要说,“那还是去年买的呢,”可是觉出“去年”与那“还”字间的文气不甚顺溜。
监督摇了头:“一点也不对!我为的是看看你办事的能力怎样。第一件我要问你的,你知道我的房子是新赁的,而没有车棚,同时你又晓得我得坐汽车,为什么不先派人来造车棚子呢?”
“马上我就派人来修!马上——”科长的嘴忽然有点结巴。“马上?你早干什么来着?先看看车去!”
科长急忙往外走,心里轻松了一点,以为一看见车,监督必能转怒为笑的。
看了车里边一眼,监督给了科长两个嘴巴。
“我问你,”监督用热辣辣的手指,指着科长热辣辣的脸蛋:“你晓得不晓得我这老一点的人有时候是要吐痰的?痰要是吐在车里是否合于卫生?那么,为什么不在车里安个痰盂?马上就去安一个!”科长遮着脸说。
“安什么样子的?怎么个安法?我问你!”监督的绿脸上满跳起更绿的筋,像一张不甚体面的倭瓜叶似的。“买一只小白铜的,大概——”
“买一只,还大概?你这个东西永远不会发达了,你根本不拿事当事做!你进来!”
科长随着监督又进了书房。
监督喝了口酣茶,喘了口气,继续训话:“就拿安一只痰盂说,这里有多少学问与思想!买一只,还大概?哼!以科学的态度来讲,凡事不准说大概!告诉你,先以艺术的观点来说,这只痰盂必须做得极美,必定不能随便买一只。它的质,它的形,都须研究一番。据我看,铜的太亮,铁的太蠢,镀银的太俗,顶好是玉的。至于形,若是仿古呢,不妨仿制古代的壶或卤,上面刻上钟鼎文,若是新创呢,就应当先绘图,看了图再决定上面雕刻什么。质与形之外,还要顾到卫生的条件。它下面必须有一条不碍事的皮管或钢管,通到车外,使痰滑到车外,落在街上,而不能长久地积在孟中。与此相关的,还要研究痰盂的位置与安法;位置,不用说,必须极方便;安法,不用说必须利用机械学的知识,盖儿自动地起落,盂的本身也能转动,以备车里有二人以上的时候都不费事而能吐痰。我这不过是指示个大概,可已经包括好几种学问在内;要是安心去细想,问题还多得很呢!你呀,年轻的人,就是吃亏在不会用这个。”监督指了指脑袋。
科长“嗯”了一声。
“嗯什么?”监督又强硬起来:我说你没有脑子!”
科长摸不着头脑,一手遮脸,一手抓头。
监督叹了口气。“你回去吧,先派四名木匠,四名泥水匠,两名漆匠,两名机器匠来。车棚,痰盂,地板,浴室,小孩的玩具,都得收拾与建造。我用不着你,我自己会告诉他们怎么办。”
科长先把木匠们派来,而后到医院去看牙。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天天,他总到监督宅里去看一眼,仿佛他很喜欢牛监督似的。
在监督宅里,他遇见了会计科长。会计科长不但没挨嘴巴,并且连监督家中的厨子与男女仆的工钱也蒙监督允准由衙门里代开;关于那十几个匠人的工资自然更没有问题。
十几个工人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工作,连监督的小孩坐着玩的小板凳都由监督自出花样,用红木做面,精嵌蛤蚌的花儿。可是没看见他们做那个艺术的科学的卫生的痰盂,原来监督已决定到福建定做五十个闽漆嵌银的。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牛老爷的痰盂”为题,新颖而又有讽刺意味,小说中嘲讽的对象不仅有主人公税关监督,还有庶务科长和会计科长。
B.“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这既揭示了监督对待不同身份的人态度不同的势利,又暗示了后文他对庶务科长的态度。
C.庶务科长“挨嘴巴”是小说的中心故事,文中多次描写与之相关的细节,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又使小说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D.小说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尤其是税关监督牛老爷这一形象,正是借助极富个性的语言描写,让人读来如在眼前。
8.小说在情节发展上善于制造意外,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
9.请概括小说主人公税关监督身上有哪些“老爷”做派,并结合小说中与“痰盂”有关的情节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7.C庶务科长“挨嘴巴”是小说的中心故事错误,综合全文来看,庶务科长“挨嘴巴”只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而不是中心故事。
8.庶务科长“挨嘴巴”不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只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细节。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艺术的能力。
答案示例一:庶务科长得意地押着自认为的好车去监督家讨好,却招来监督两个狠狠的嘴巴。(2分)
作用:
①形成反差,制造喜剧效果;②突出监督不可捉摸、难以伺候的官老爷特点,嘲弄庶务科长讨好上司行为的可笑。(4分)
示例二:监督一开始大谈制作和安装痰盂的学问与思想并让科长安排人制造,最后却决定从福建定做。(2分)作用:①形成反差,制造喜剧效果;②嘲弄监督在制造安装痰盂上不切实际的可笑和借给车上安装痰盂以谋私的无耻。(4分)
9.①骄横粗暴,官气十足。因车里的痰盂问题而训斥人、打人。②卖弄学识,自命不凡。大谈所谓的痰盂学问。③讲究享受,生活腐化。车里也要安装痰盂且丝毫不能含糊。④以权谋私,贪婪成性。利用车里安装痰盂以谋私的无耻。
相关阅读
1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2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
3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
4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5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6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