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文
秋天来了,果实都成熟了。
秋院中间那棵枣树,枝上挂满了红枣,阳光下莹莹的亮。有风摇树,熟透的枣子就落了地。枣树有碗口粗,树叶荫满半拉院子,院子里住着兄弟俩,已分了家,枣树成了中界。
没分家的时候,每年枣子刚染红晕,木杆子就在枝叶间搅动了。分了家,树上的枣子却没人动。枣树一家一半,都想等着自己的那一半枣子熟透了再吃。
每日,有几双眼盯着枣树看,尤其孩子,那脸蛋如枣儿般渐红,末了就嚷:“吃枣。”
有母亲从屋里走出,硬扯着进屋,哄着:“枣儿没熟,熟了再吃。馋虫!”
另有母亲也会嚷:“吃、吃!那枣儿里有虫虫,明日咱上街买。”
枣子熟透了。兄弟俩就商量。哥说:“各家摘各家的一边。”
弟说:“这树长得偏心,枝杈都长在你那边。”
哥说:“要不,就让孩子自己摘着吃。”
弟说:“你的孩子大,我的孩子小。”
哥说:“你的孩子先摘。
弟说:“那就先摘两天。”
弟的孩子就拎着篮子来,拿着杆子打。树上的枣儿啪啦啪啦地落,红了一地。哥的孩子站在门口望,眼里的泪珠子也就啪啪的掉。做母亲的就说:“谁叫你大呢?谁叫你爹也大呢,晚来几年,啥不就能占先!”
哥就躲在屋里吸烟。枣树刚结枣儿那年,弟弟就如他的孩子那么大。枣熟了,哥拿着杆子打,弟在地上拣。拣起一个,弟送到哥手里,说:“哥,你吃。”哥说:“你先吃。”弟就将一颗枣儿塞进哥的嘴里,哥就咬了小半,含在嘴里,品着味,不忍咽去。弟也慢慢地嚼。几颗红枣,兄弟俩吃了半日。
弟的孩子欢欢地打,弟媳就出来在地上拣,拣有半篮,孩子乏了,停下杆。弟媳就嚷:“打呀,打呀!”
孩子终于停下了杆。临了,弟媳说:“明日拿长杆打。”
当夜,起了大风,风从树上过,摇落了满枝枣。翌日,哥起得早,看见满院红,就用扫帚扫。哥将枣儿拣进筐里,放在枣树下,进屋时,在筐里拿一颗,要给儿子尝尝鲜。
弟从屋里出,看见满枝青。弟就想,哥也真蛮理,刚打了一日就心急,若是打了二日呢?哥不是从前的哥了,自从娶了妻生了子,兄弟就再不会有以前的光景了。
弟站在院里喊:“哥,枣呢。”
哥在屋里说:“院里呢。”
弟瞅着院子洁净,有扫帚痕,心里陡生一股火:“哥,你咋这样!”
哥问:“咋啦?”
弟说:“心疼了,也不该夜里打。”
哥走出屋:“夜里刮了风,吹落了。我把它扫在筐子里。”
弟用眼睛寻,寻到一筐枣,脸上就一笑:“我以为……”
哥说:“我拿一颗枣让孩子尝尝,这是那颗核。”说着,哥就将枣核丢在弟的面前。
弟问:“这筐枣咋办?”
哥说:“一家一半。”
弟就倒了半筐回屋。当日,弟和弟媳吵了一架。哥听弟媳在屋里说:“他说拿了一颗,你就信?”哥就细想,不就是一颗枣儿嘛。
不久,枣树就伐倒了,树干归了弟,树枝给了哥。
于是,院子里便落进满地的日光。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枣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美好景象。结尾处“满地的日光”给人晃眼的感觉,暗示荫蔽兄弟俩的一片亲情已经打破。
B.小说结尾弟和弟媳吵架的情景,表明弟斤斤计较,完全是受弟媳影响的。文中插叙兄弟俩合吃枣的往事,也印证了弟媳是导致兄弟分家的关键因素。
C.本文运用了物线法,枣子熟了﹣﹣兄弟分枣﹣﹣兄弟分树,围绕“枣”所代表的核心利益,细致刻画了兄弟两家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D.小说里的枣树也可理解成一棵亲情之树,从分枣到分树,分掉的是手足情,体现了作者对人们因计较小利而导致亲情变淡的深度思考。
(2)请谈谈小说是如何塑造哥哥形象的。
(3)读了小说后,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示?
答
(1)B.错误,文章第二三段只交代了兄弟分家的事实而没交代原因,文章多处对弟弟言行的描写,如“这树长得偏心,枝杈都长在你那边”“你的孩子大,我的孩子小”“弟就想,哥也真蛮理,刚打了一日就心急,若是打了二日呢?哥不是从前的哥了,自从娶了妻生了子,兄弟就再不会有以前的光景了”这是他自己的所说所想,并非弟媳让他这么想这么说,可见他本身就自私自利。
(2)通过正面描写哥哥的语言行为,展现了哥哥勤劳、本分、耿直的特点,如哥将枣儿拣进筐里,放在枣树下;通过哥哥家的孩子、嫂子的言行,侧面体现了哥哥沉默内敛、谦让的个性特征;通过弟弟、弟媳的斤斤计较,对比衬托哥哥的公允、谦让和看重亲情。
(3)不要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而伤了家人和气与亲情;为人处事之时,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父母应该给孩子带去良好的精神和性格濡染。
相关阅读
1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
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
2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
3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4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5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6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