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
徐林出生在金桂飘香的十月。那时候的桂花街,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酿、桂花...切与桂花有关的,琳琅满目,铺陈在街的两侧,挤挤挨挨,整
条街都弥漫着一股甜腻香气。
五岁那年,母亲刚把徐林从背上放下,在抹着汗的间隙,小猴子般的徐林已攀爬上酒坊的大缸。母亲放下毛巾时,徐林正颤颤巍巍半猫着身子蹲在缸沿上,就要扎进酒缸的那一刻,父亲如箭一般从酒坊奔出,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缸里一把拎起徐林。巴掌正要落下呢,这丫头仰着头,“咕咚咕咚”吞下两口桂花酿,咧嘴咯咯,笑得父亲的手软下来了,心也化了。
“小林子,尝尝我家新做的桂花糕!”“也尝尝我的!”...徐林在桂花街甜甜蜜蜜地成长着。
被桂花酿和桂花糕滋养长大的徐林,褪去了儿时的顽劣,笑起来,两只梨涡浅浅地在嘴角荡漾开来,如桂花般甜蜜可人。徐林继承了母亲的好样貌,也继承了母亲造桂花糕、酿桂花酿的好技艺。
桂花街却渐渐地安静了。满山遍野的桂花开了又落,直到坡上铺满金黄淡黄米黄的花朵,香气缠绵隐幽在山间,甜得令人忧伤。
当徐林要回来的消息在小镇上不胫而走时,母亲又喜又气。
“我和你爸供你读这么多年书,是把你的脑子读傻了?村里但凡年轻点的,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偏你这个堂堂大学生要回来乡下!”母亲气多过喜。
徐林揽着母亲,软声细语:“我舍不得你嘛!”直把母亲的脾气湮没在那一对梨涡里。
穿上汉服,绾髻簪花蛾眉淡扫的徐林,在桂花林里款步徐行,扬手,采花,放入竹
篮,柔风吹动裙裾,桂花纷纷扬扬落在她的发上,如月中仙子不染凡尘;镜头一转,仙子揭开木盖,将蒸好的米倒入簸箕晾凉,加酒曲,搅拌,再装入小缸,发酵,滤酒,撒入桂花....这经过剪辑的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以指数级增长。
投放了十几个视频后,徐林已有一批忠实拥趸,她适时推出了网站和网店,并游说劝解桂花街商铺主重新营业,承诺帮助商铺主整修店铺,保障产品销路。
在徐林的坚持下,酒坊沿袭了用柴火大灶和笼屉蒸米、人工搅拌、簸箕晾凉的古法,
出产量虽然远不及工厂高,但酿出来的桂花酿黏稠绵甜,入口柔和,补养效果奇佳,反而供不应求。酿桂花酿的最后一步,徐林必亲力亲为。桂花多了,太甜腻;桂花少了,酒味喧宾夺主。桂花酿,是甜与酽的最佳平衡。
今时桂花街的热闹与往昔不同。旧时的桂花街,每逢集日,商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从街上挑运出一担担、一车车商品,又贩卖到四面八方。而今的桂花街,修旧如旧的商铺次第重新营业,商品走物流快递,旧时集日里的人声鼎沸和摩肩接踵被另一种有序替代。最大的不同处,便是街头新竖起的那座牌坊,篆体“桂花街”三字,漆成金色,古朴典雅。
母亲依然喜忧参半,看着成日里忙忙碌碌脚不点地的徐林,心内七上八下。
“妈,我知道您想说什么。”徐林依然四两拨千斤地用甜笑回应母亲。母亲心疼地看着徐林,女儿再聪明能干,也终归要嫁人生子才算完满。
“我这辈子就留在桂花街,我的根在这儿。”徐林揽着母亲说,“妈,您不也一直守在这儿?”
母亲泪眼涟涟,“你这丫头,该让我怎么说你好....”.
“粉丝们不都说我是桂花仙子么,你看,董永配七仙女,牛郎配织女,我这个仙子必定会有好男子来配的,您就放心吧!”
你也该回来露露脸啦!徐林给江翰发了信息。
桂树林的一隅,徐林、江翰与母亲静默而立,父亲长眠在那棵最老的桂花树下,坟前三炷香青烟袅袅。爸,我没有忘记桂花街,没有忘记您的遗愿。徐林在心里轻轻说。
徐林想起入学识得字后的那年,问父亲自己名字的由来。父亲说,她的名字分别取自父母亲的姓。父母亲相识于桂花街,相恋于桂树林,又在漫山遍野桂花的馥郁甜香中诞下徐林。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是忠贞与美好、清雅与高洁的象征。父亲还说,无论何时,要谨记自己的来处,要把根深扎进土地,要慢慢地长......
徐林小的时候不懂。可是在她步入大学那年,缠绵病榻多年的父亲仍提着最后一口气和她说“独木难成林”时,她便懂了。当她的大学同学们都沉浸在新鲜的恋爱和游戏中,唯有她在学习园艺专业之余还见缝插针选修了市场营销的课,并由此结识了江翰。徐林拿到双学士学位时,这位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也醉倒在了徐林一瓮瓮的桂花酿下,醉倒在她那一对甜甜的梨涡里。
“走,我们回家吃酒酿圆子去!”徐林一手挽着母亲,一手挽着江翰,言笑晏晏。“军师江翰同志,你昨天剪辑的视频我看不太行啊,滤镜给得有点过了,回头你再调调。”“遵命!桂花仙子!”
一阵风过,纷纷扬扬下起了桂花雨,三人停下脚步。
“好美啊!”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 年4期)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多年前的桂花街,-切与桂花有关的商品铺陈在街的两侧,琳琅满目,整条街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B.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桂花街的老作坊、老字号纷纷关门停业,古老的传统逐渐遗失,这一现象令人优伤不已。
C.在徐林的带动下,桂花街商铺主重新营业,桂花街的商铺“修旧如旧”,又修建了标志性建筑“牌坊”。
D.如今的桂花街,商品走物流快递,经营有序,不再热闹;以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如今古朴典雅、清静优美。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用比喻手法,如“小猴子般”形象地写出徐林孩童时的淘气可爱,“如箭一
般从酒坊奔出”生动地写出父亲救女心切的动作。
B.小说善用短句,如“加酒曲,搅拌,再装入小缸,发酵,滤酒,撒入桂花”,语言
简洁,清晰准确地写出古法酿制桂花酒的过程。
C.小说以“桂花街”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活动背景,
也衬托出人物性格,其象征意义揭示出小说主题。
D.小说综合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出徐林
这一继承传统、自主创业、人生美满的青年形象。
8.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分)
9.有人说本文“充满诗意,美不胜收”,请结合文本,探究这篇小说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6.D【解析】“不再热闹”“清静优美”错误,原文为“今时桂花街的热闹与往昔不同”;“古朴典雅”是描写篆书的,也非桂花街的特点。
7.C【解析】应为“桂花衬托出人物性格,桂花的象征意义揭示出小说主题”。
8.父亲是一个教女有方、与人为善的传统工匠形象;(2 分)他对塑造徐林起到侧面烘托作用,他的言行影响了徐林性格的形成,以及她的人生选择——回到家乡重拾桂花酿酒工艺,与乡邻一起创业。(2 分)
9.①意境美。小说多处对于“桂花”的描写,富有诗意。对于“桂花街”的描写展示出一幅优美的风俗画。②人性(物)美。徐林美丽善良,而又有孝心,不忘乡邻,与人为善;邻居给徐林吃桂花糕,淳朴真挚、热情厚道。③主题美。这篇小说主要赞美了新时代青年自主创业的精神,也赞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④情节美。徐林重拾传统,回乡创业成功,又赢得了江翰的爱情,故事结局圆满。⑤语言美。小说语言优美典雅,意味悠长,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细腻的情感。(每点2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
相关阅读
1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
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
2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3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
4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5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6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