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是建筑诸要素共同建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外在形式美反映建筑内在本质的艺术。从建筑的基本理论上说,建筑诸要素按照建筑科学的规律,建构起建筑形式,按照形式美规律建构的建筑形式,表现出建筑形式美,即建筑的美观。建筑艺术涉及建筑诸要素自身的性质,涉及诸要素之间在建构建筑形式过程中的运动关系,涉及建筑形式美并直达建筑本质,几乎涉及建筑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全部,建筑艺术生根于建筑本体之中。同时,由于观者最先感知建筑形式,也可以说建筑艺术是建筑中最显要的系统。
从建筑与人之间的运动关系来看,可知建筑艺术地位之显要,人观赏建筑最简单序列,首先是远远望去,看到它的大体轮廓和色调,再是近前观赏,看它的体量的虚实,界面的装饰和肌理,建筑的一套形式美原则,如比例与尺度、节奏与规律、对比与微差等,最后是观者登堂入室,感受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室内空间的起承转合。就算这样一个由远及近,由近而入,看来相当完整的观赏过程,观者所见,不过是建筑的第一印象美观(形式美或形式感),美观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虽然对于建筑艺术的评价,远远不止于美观。然而,这个形式美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在建筑师的创作中,总是有意无意的把建筑建筑形式美观这个要素放在至高的地位。
把美观放到至高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建筑形式美是个信息源,负载着形式结构过程和结果的种种信息。组成建筑本体的基本要素不止是美观,基本要素有物资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功能、经济、技术、材料、形式和环境等,是物质方面,是实的可见的要素;人本性、审美和表现等,是精神方面,是虚的不可见的要素,但具有导向性。可见要素在不可见要素的引导下,建构起建筑形式,同时刻录上了诸要素及之间的运动信息,人们从形式上的信息中,阅读如何产生、又产生了如何的形式美。
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生活,向建筑提出了复杂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功能需求,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为建筑的实施提供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强力手段,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焕发出无尽的创造能力,这就成为建立现代体系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直接动力。是社会需求、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思想观念,促动了建筑诸要素内容的变革,变革了的要素建构了变革的建筑形式及建筑形式美、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永远融于诸要素的共同体——建筑本体,这是理论和实践对建筑艺术及其方法不容撼动的科学定位。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人物,赋予建筑艺术不同的定位。有人出自各种目的而过于重视它, 乃至扭曲它,就会伤害建筑艺术,如果这种主观性的定位,距离理论、历史的客观定位越远,建筑艺术受到的伤害越重,这就叫作违背建筑艺术的规律。期望中国的现代建筑艺术重归建筑的本位,归于当今中国社会现实。
(选自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建筑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建筑艺术生根于建筑本体之中,涉及建筑诸要素之间的运动关系。
B.建筑艺术是建筑中最显要的系统,观者可以从建筑形式中最先感知。
C.建筑艺术的评价全在于建筑的形式美,建筑师把美观放在至高的位置。
D.建筑艺术被赋予不同的定位,远离理论、历史的主观性定位违背规律。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条件绝佳,产生与建设规模相称的优秀建筑指日可待。
B. 由远而近,由近而内的完整的观赏过程,让观者能够对建筑美了如指掌。
C. 物质要素在精神要素的引导下,建构起建筑形式,让人们读懂形式美。
D. 出于主观性的目的,过于重视甚至扭曲建筑艺术,就会伤害建筑艺术。
9. 根据文章,中国当代建筑应该如何发展?请简要概括。(3分)
答
7.C(“全在于形式美”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对建筑艺术性的评价远远不止于美观)
8.B(“对建筑美了如指掌”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 观者所见不过是建筑的第一印象美观(形式美或形式感))
9.(3分)①对建筑艺术问题要有科学认识,回归建筑本位;②满足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生活,强化功能需求;③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保障建筑实施;④解放思想,焕发创造力,建立现代体系。 (答对1点1分,答对2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2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3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4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6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