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在形式看,《汉书》基本沿用了《史记》体裁。“《汉书》虽然变《史记》的通史格局为专记西汉一代的断代史体制,但却沿用了《史记》的纪、表、书、列传互相配合的体裁。”而且历史上早已有人“注意到《汉书》十志与《史记》八书间的因袭关系”如赵翼云:“八书乃史迁所创,以纪朝章国典。《汉书》因之作十志”从方志发展史看,尽管后世方志内容、体例等与古代史书相比变化较大,然而“表”“传”等一些基本的体裁形式却一直得以传承沿用。其实,与传承相比,更重要的是在于创新,特别是《汉书》将“书”改为“志”,使“书志体”在中国史学史上得以创立。当然取此之名也有避免与《汉书》之名重复之意,但一字之改意义非凡,客观上对后世方志的编纂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从涉及内容看,《汉书》内容为博赡。“就内容来说,《汉书》的‘志’比《史记》的‘书’更为系统而外,还有所发展。如食货、刑法、地理等志皆班氏所创。”白寿彝则更为直接:“司马迁开创了书志体并写出光辉篇章,却很不完整,相对来说完整的是《汉书》十志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学问,包含了理论,也包含了技术。自古以来的典章、制度,都写进十志了,从而为法律史、经济史、水利工程史、历史地理学、学术史等五支学科,提供了开创性的著作。”鉴于《汉书》本身的地位,这种内容框架对后世史志编纂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方志与史书等其他形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就记述内容看方志比其他形式涉及面广,内容更为丰富。事实上也正是由此开始后世志书的记述内容不断扩展丰富,并得以传承延续。
从编纂方式看,“《史记》的巨大成功又造成一种普遍的思想定势:只有《史记》这种上下贯通的写法,才是著史的唯一格局。这样,造成撰史工作始终笼罩在司马迁巨大身影之下,无法走出”,这种情况在《汉书》得到改观。与《史记》的“通史”形式不同《汉书》另辟蹊径,以“断代史”的“横列门类”而见长同时正因其为断代史,所以更注重横截面相应门类内容也更丰富,如除帝纪论述西汉一代政治史之外,其他的表、志均以横述方式,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水利、食货、刑制、兵制学术等方面。而且《汉书》形式上虽为断代史,但著者意识并未“中断”,相应著作中也体现了鲜明的“通史”意识。“如果说《汉书》十志沿袭了《史记》八书,那么所沿袭的是《史记》的通史精神如果说它还有所创新,那么其所创新也在其通史精神。”这样,班固“断汉为史在内容上提供了时代所需要的历史教材,在构史体系上则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史学从司马迁巨大身影的笼罩下走出来,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摘编自潘捷军《从“史志”到“方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比,两者同大于异。
B.《汉书》将“书”改为“志”不仅避免了与书名重复,也推动了后世方志的发展。
C.白寿彝认为《汉书》开创了书志体,且为学术史等五支学科提供了开创性著作。
D.《汉书》更注重横截面,如帝纪、表、志等均以横述方式,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及梁启超、柴德赓、刘节等,目的在于引出文章论证的中心观点。
B.文章既论述了《汉书》与《史记》的传承关系,又强调了《汉书》的发展创新。
C.文章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汉书》对《史记》的继承、发展与超越。
D.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既有对比论证,又有举例论证及引用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汉书》在许多方面要优于《史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史记》借鉴后的进步。
B.《汉书》的“十志”相较于《史记》之“书”,不仅涉及自然和社会,也包含理论与技术内容较为完整博赡。
C.从《汉书》开始,后世志书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为丰富,这与《汉书》地位以及其改书为志有很大关系。
D.《汉书》之所以能使史学从司马迁的身影笼罩下走出来,并向前跨进,源于其编纂方式沿袭了通史精神。
答
1.B
2.C
3.D
相关阅读
1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2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3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5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6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