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

发布时间: 2018-06-01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 “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例文】
“惊心”不如“温馨”

有人被压在车下,四溅的鲜血混着脑浆;有人被抬上担架,一只血迹斑斑、裹着尘土的手从盖着的白布里露了出来;满脸鲜血的孩子放声哭泣;失去亲友的人们神情恍惚……将这些真实且粗暴的画面放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安全教育还是要多一点温馨、少一点粗暴,尤其是针对学生这一群体时,更应当“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简单粗暴。【起】
触目惊心的图片有它的好处。惨烈的场景一定会给人的视觉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样—来,人们就会长久性地记住它,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便会更加小心,但这些图片对视觉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人的心灵留下巨大的阴影,看了图片之后身体不适者有之,夜不能寐者有之,畏惧过马路者亦有之。有的图片成年人看了尚且难以承受,更不要说心灵较为脆弱的未成年人了。如果安全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阴影之上的,那这样的安全教育也就显得过于粗暴了。【转:阐述图片惊心好处之余,将矛头指向其弊病】
美国曾经推出过一部长达七十几集的动画片《欢乐树的朋友们》,其中的动画形象是一群可爱天真的动物,但故事情节却极为血腥,常常会有断头、脑浆四溅或眼珠掉落等画面,与动画形象产生极大的反差。许多成年人看了一两集后都直呼:“太血腥!受不了!”这部动画片的定位是儿童安全宣传教育短片,是为儿童拍的,最后它却被判定成了一部限制级作品,被认为不适合儿童观看,真是讽刺。在中国,山东菏泽市的交警也选择了—种较为粗暴的方式来宣传安全,他们将—个个真实的案例放在网上供大众观看。这种宣传在引起干万点击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人们认为这些宣传实在太过血腥,已经是在挑战大众的承受底线了。这样的粗暴方式,看似深人人心,实则触目惊心,让人在记住的同时,也产生不适感与抵触感。【承:通过两个典型事例证明“温馨”的必要性】
所以,不论是宣传画,还是宣传片,都要充分考虑大众的承受范围。发布者或许认为真实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使用漫画这一类方式,人们会更关注漫画画得如何,而不是将目光放在案件本身。换个角度想想,使用真实图片与视频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选择,选择一些真实但可以让人接受的照片,或者将血腥的地方打上马赛克,这样的方式其实都是可以的。多一点温馨,少一点粗暴,这样的宣传方式,大众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承:不局限于论述“虚构漫画”和“真实图片”哪一种更适合校园安全宣传,而是指出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体现思辨性】
当今教育,应当柔化,循循善诱往往比强硬施加更有效果。“润物细无声”的宣传远比狂风暴雨式的恐吓更有可取之处!【合】



相关阅读
1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2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3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4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