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本材料有一个关键词是“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表层意义,即本义,指两条道路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还有一个是比喻义,用来比喻对重大问题必须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审题时应注意它与“十字街头”(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街道)在意义上的区别。命题中的提示语即材料中出现的“十字路口”所说的是一个“生活场景”,提示语只是一种理解方向上的指引,并不代表考生一定要按照它所说的进行构思,事实上“十字路口”会出现在很多地方,也可能出现在僻静的地方,给一个独自行走的人带来方向选择上的迷茫。只要能符合“十字路口”的本义和比喻义的基本内涵都算是符合题意的。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千万不能把“十字路口”仅仅当做一个媒介
,考生会把任何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情搬到十字路口这个生活场景,那就是生搬硬套,没有理解十字路口的含义,也误解了命题人的意图。二是选材时要关注“人”在“十字路口”这个场景的态度,要有选择地思考和决断。如果仅仅局限于题目的本意,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较容易写,也可以不偏题,但是立意很难深刻,所以要从比喻义出发,由现象引发我们对社会规则(如法律和公德)、利益和个人操守方面的思考,特别要注意引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这样的文章就要深刻独到得多。总之,只要在人生的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等各种“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十字路口
经过十字路口,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前面是几十秒的红灯,周围是一群不耐烦的行人。这时,横向车辆突然变少,周围的一群人便着急的横穿过去。于是,自己也随别人一起闯了红灯,却忘了本应坚持的原则。
人生也有很多类似的十字路口,坚持原则总会要求有勇气和耐力,而于此相比,放弃原则却容易得多。
画家黄永厚在艺术上就曾面临过这样的“十字路口”,有一次,朋友推荐他去日本办 画展,同时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画李白就是李白,画杜甫就是杜甫,别扯远了。”这的确是一个提高知名度的好机会,尤其是在画家多从市场确立价值的今天。可 是黄永厚却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作画有自己的原则,他可以不去办画展,却不远削足适履,在画风上做任何改变。这种坚持确实需要勇气,许多人缺少这种勇气。许 多作家都曾有自己的写作原则,而在快餐文化如此风靡的现代社会,有些人放弃了文人本应有的那一份尊贵,从文人变成了书商:别人爱看什么就写什么。而其他人 看到同行们的做法似乎有利可图,便纷纷拥了上去,所以我们在书店里才能看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言情、武侠小说,却少有内容质朴、充实的佳作。
面对人生中的十字路口,坚持不坚持或许只在一瞬间决定,但这个决定却又可能改变自己乃至别人的一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1935年到1955年在美国呆了二十年,而在祖国面临困 境,美国生活条件优越的背景下,他毅然决然决定返回祖国。而在回国的过程中,他又遭遇了种种困难,但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回国之心,这是对人格的考验。最 终,钱学森回到祖国并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坚守带领中国航天科技向前发展,也令他被世人敬仰。而面对这样人格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却经不住利 益的诱惑,贪官们就是最好的例证,明朝嘉靖年间的大贪官严嵩曾立志做清正廉洁的好官,可生活的种种磨难却让他“明白”好人在朝中是很难立足的。看着身边比 自己学问低却会奉承拍马的同僚个个升了官,严嵩便决定加入他们,于是一个好官便转变成了明代第一大奸臣,一个十字路口就这样划清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
十字路口总有车来人往的喧嚣,人生的十字路口则充斥了更多的诱惑与危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勇气与毅力,使我们在混乱的十字路口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获得人格的升华。
相关阅读
1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