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杨晓的难得之处,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个人的私事”与“公共利益”。家人、邻里、朋友之间,往往是“私事”居多。在这些领域,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是以律己宽人之道来立身行事。但是在涉及法治时,如果不能“当仁不让”,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法治冷漠症”。
对此,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此材料中的“个人私事”当指家人、邻里、朋友之间的事,而且重点当论及有冲突点的私事,面对这样私事时当如何,不应该泛论所有私事。此处的“公共利益”指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公众利益。杨晓争取个人利益即是在争取公众利益,这里在面对个人利益时的当仁不让与面对公众利益时的尽力博取是相统一的,论述当注意杨晓争取个人利益的意义的特别性,当与纯粹地争取个人利益相区别。当然公共利益不限于法治方面,论及其他也可以。如果只从个体利益来计算,这种为了公共利益而付出时间成本的事情,往往的确是“不划算”的。让公民个体为了公共利益而较真,除了社会舆论鼓励这种“较真精神”,通过教育引发一种“对自己不苟且”的健全人格之外,还需要有一些机制,来激励这种较真的风气,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法治的进步,的确要靠更多公民的较真,但这些较真的公民,不应该是孤零零地在努力。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扣紧“个人私事”“公共利益”两个领域及“律己宽人”“当仁不让”两种态度来写。当在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间进行思考,叙事类的主题及论述类的观点都当注重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的思辨。不可通篇只抓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另一个方面。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韩愈有云:“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和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大兴人文举业,拓新修养之道,必须要切记切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这个看似简单的文字游戏,重新排列组合而已。其实不然,个中含义自是大相径庭的。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总是喜欢指责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不肯原谅别人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差错。而对于自己则过于“宽宏大量”,再大的失误也不算什么问题。套用以前一句老话,叫做“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
现在的许多人往往喜欢苛求别人,却从来不扪心自问,想想自己做的怎么样。看看网络之上一旦有些风吹草动,大家都纷纷群起而攻之,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历来都是不绝于耳的。可是,能有多少人还记得要经常反省一下自己呢?
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怕是早已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表扬与自我表扬,不过还是后者更多一些。自我表扬也就是自我吹嘘,这个绝不是自信的标志。
人无完人,凡夫俗子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学学大肚弥勒佛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一个人胸襟的宽广代表着的是他的肚量,也可以说是度量。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非常可笑的以讹传讹:“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竟然被很多人说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显然不会是偶然的口误,而恰恰代表了许多人的内心想法。有“度”的是君子,有“毒”的是小人。可惜的是,很多人宁愿做小人也绝不做君子。
指责别人或许是容易的,而反省自己确乎是难上加难的!很多人选择的不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他们总是用显微镜来看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种种不端则往往是熟视无睹的。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我们还是要努力倡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好传统的。
还是多些宽容吧,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还是多点苛刻吧,对自己、对自我、对自私,这才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动力源泉。
要求自己严一点,对待别人宽一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好吗?!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3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