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试题分析:
此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给了一个话题即“偶像”,并给考生提供了两个写作方向,一是有时我们要崇拜它,有时则要打破它,也就是说偶像可能既有值得我们敬仰、学习的一面,也可能有应当被批判,需要我们辩证看待的一面。如果一味崇拜偶像,就意味着放弃独立思考,闻一多说过,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此题看似简单,却需要考生在作文时采用辩证的眼光去剖析问题,
此题为辩证类作文题,辨证类作文的概念或观点往往看上去是对立的,相反的。考生在议论时可采用以下辩证分析框架,首先总起,写我们有时要崇拜他,有时则要打破他;再分述,一味崇拜会走向一个极端,一味打破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总结,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分寸,辩证地看待偶像,才能恰到好处。在论证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反向假设法、辩证分析法,其中反向假设法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所举事例中的人物、行为、过程等相关因素作“假设性变换”,创设一种与原事件相关或相对的情境,这样能够将事件的意义普遍化,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开阔与纵深;二是假设分析,也就是通过设想与已有事实相反的原因、条件或做法,推论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在与原事实的比较中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我的偶像
她,是我六岁那年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她,是硬“逼”着我将她视为“唯一权威”的“法西斯”;她,是陪我度过我学习生涯中的小老师;她,更是我心中真正的偶像!
当别的与我同龄的小孩子在外面玩时,我却被她留在家中做我的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有时甚至是在下课期间;当别的孩子在看着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时,我却被她留在书店读我的枯燥无味的文学名着;当他们在用电脑听歌、玩游戏时,我却只能用它查自己所需的资料。一年又一年,十二年之后,回首看,发现她给我的在用“逼迫”浇灌着的所种的成长之树的上面结满了充满意义的果实。正处于充满叛逆的青春期的自己,可谓“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她。却只能乖乖听话。
虽然她对我的严厉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她对我所做的一切都能让我每次受到她不经意的过分要求时将怒火压下,用感恩取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是我和她“公认”的道理。因此,自我六岁那年起,她便尽力做我的榜样并成为我的偶像。为了达到她的这个“成为妹妹的榜样”的目标,她做到成绩优异、不贪玩、不贪吃、拼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十二年后,她的付出有了回报。瞧!我的每篇叙事作文都离不开她,我最听她的话,我最能体恤她的心,在她面前我才敢说真心话,她取代了我心中的一切明星之类的偶像,成为我学习的榜样。看!我崇拜她的管教有方,崇拜她的聪明机智,崇拜她的活泼开朗、幽默风趣,崇拜她的超强的自制力,崇拜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拜她的伶牙俐齿、善解人意。
在我的偶像的影响下,我学到了也得到了很多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责任心、耐心、豪爽、爱心、对待朋友的真心、正直、勇敢和坚强!而今的她在广州深造,虽然不在我的身边了,但我依旧会和以前一样,每天夜晚将那一句“我的偶像是阿姐”刻进每一颗星星里,并让星星告诉她,我对她的崇拜以及她在我心中的偶像的地位和星星存在一样永恒不灭!
相关阅读
1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2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3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4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