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文章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事件现象类的材料作文,题目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材料简单却寓意丰富,哲理性很强,和2018年高考全国II卷相似。审题时我们要全面关照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运用整体思维和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进而筛选整合,确定立意角度。
角度一:
从材料整体入手,毕加索画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却不感到厌倦,原因是“在我的眼睛里,一切都是不同的”。选择立意:单调是精神枯燥者的专利,多姿多彩则是心灵丰富者的特权。胸存日月心长美,心有善德容必秀;心有美好,才能看见美好,感受到美好。毕加索心中有美,所见皆是明媚阳光,故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同的,都是鲜活美丽的。
选材小贴士:人间草木深,我心桃花源。人间像林子,草木深处多样纷呈,有虎豹蛇鼠,也有花鸟虫鱼,不论怎样,只要我们心中有善念有梦想有勇气有智慧,心里便有美不胜收的桃花源。心中带有火花的人,才能被点燃。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诟病,我们习惯了被孤独岁月吞噬,抱着遗憾和寂寞行走。殊不知,孤独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忍受的,内心荒凉沙砾,到哪里都是寸草不生,内心阳
光万里,到哪里都是鲜花怒放。
角度二:
从局部关键句入手,“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因此我会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选择立意: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创新的主旋律,创新不应该墨守成规。
选材小贴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我们的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变得五彩纷呈,纷繁复杂。每个人都要积极适应世界的变化,思想观念要变,生活方式要变,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说:“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礼记?大学》也言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寻求改变,变中求新,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锐气,才能不断进取、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丰功伟绩。相反如果始终沉浸于昔日辉煌,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只能坐以待毙。
角度三:
从“有人”的角度立意,他之所以不理解毕加索坚持画同样的作品,是因为他始终站在自己的位置,不能换位思考。实际上,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丽,生活原本可以如此丰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实,人与人的交往会如此的和谐。
选材小贴士: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刻。你不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也不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做的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一朵花的丰富内涵。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丰富。
角度四:
从毕加索的角度,画了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却不感到厌倦,是因为他理性、自知,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坚持下去会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平凡的努力,重复的坚持会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选材小贴士:人最可怕的一点并非做错事,而是们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在不想抽烟的时候抽了太多烟;我们在不饿的时候却变成了吃货;我们在本不疲劳的状况下一次次选择娱乐至死;我们还会在某个时点像疯子一样去烧店砸车……我们无意识地做了太多太多事,这些事占用着我们的时间精力,有的甚至内化成我们的偏执与心魔。结果追到手不但没有满足感,反倒若有所失,因为你
真的需要的那一个地方,仍然在空着。
另外,还可以从兴趣、爱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角度,从不满足于眼前,追求完美与极致的角度,从重复成就不凡等角度立意。
【范文】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毕加索对着一瓶葡萄酒,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而无厌倦之意,于他而言,也许恰如佛经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大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的的创作过程。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西晋左思写《三都赋》花费了十年,宋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前后共耗时 19年,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共用时 30年,清代的曹雪芹历时 10年,前后删减五次,终成《红楼梦》。无数的前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至繁归于至简。”对于他们而言,一生就是一件事,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这不仅是对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的高度忠诚和负责,同时还是对于自己内心一方净土的坚守和捍卫。这是一种信仰,源于血液最深处。画了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却不感到厌倦,是因为毕加索理性、自知,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坚持的意义,平凡的努力,重复的坚持会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习主席谈到对于新一代青年人的寄语时,说到“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如何在当下这个娱乐喧嚣日上的时代保持自己的初心,捍卫内心的坚守显得尤为宝贵。而同样, 欲至其极,不仅要至其诚,还要至其微。“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一样不朽。”毕加索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家不止在于他的坚持与工匠精神,还在于他的细致入微,对于“至平凡,至伟大”的洞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含永恒。永恒由无数的刹那构成,每一个瞬间也可变成永恒。一粒砂尘是细小的,但无数的砂尘造就了巍峨的泰山,一株小花是微不足道的,但千千万万的花儿却构成了百花盛开的春日。刹那和永恒是绕一的,伟大与渺小亦是相辅相成的。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有一片海洋,一瓶葡萄酒背后却是一个光影交错、明暗编织、抽象与具象的世界的影子。苏子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世之万物,无论巨细,皆由最基本的单元组合而成,如果一瓶最基本的葡萄酒都画不好,那再徒增其他宏伟壮丽的东西也只是于事无补,所有东西所蕴含的基本元素和所需要的绘画手法都是相通的。
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正如毕加索所言:“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
……因此我会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一切都是不同的。”一瓶小小的葡萄酒对于普通人是“不变的”对于他确是时刻“变化的”。每一秒每一分光线的偏移,都是一个新的世界,一瓶新的葡萄酒。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说:“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
同是一瓶葡萄酒,有的人只看到了葡萄酒的一成不变和普通,而毕加索却从中一窥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天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评点】
范文亮点有三:一是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开头和结尾都点题并有所呼应,中间部分从坚持与工匠精神、细致入微的洞察、感知变化三个方面展开,层次清晰;二是论证充分,内容丰实。文章融事例论证与道理论证于一体,旁证博引,娓娓展开,有例有析,简洁凝练;三是联系现实,针对性强。文章援引习主席对青年人的寄语,指出坚守初心的可贵,并由此因此毕加索追求精品的工匠精神。
相关阅读
1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2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3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