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远·肃肃花絮晚》阅读答案-杜甫

发布时间: 2021-12-03
春远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注]①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②肃肃:花落的声音。③菲菲:花落的样子。④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的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
B首联运用叠词“肃肃”“菲菲”,音律谐调,渲染了内心的感受,与”飘飘何所似”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数有”表现了关中战乱的频繁,而“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过,从而表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
D后两联写春日感怀。时局动荡不安,故乡尚有军营,欲归而不得,只能寓居在偏僻之地。
答:C
C项,“而‘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过,从而表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错误。“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颈联这两句对仗工整,互文修辞,以点带面突出内忧外患四境不安。“何曾”,什么时候,整句话意思是西南边陲什么时候清净过啊?反问表肯定,剑外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向就没有消停过,也不是乱中求静,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故选C。

2.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常之景,却写出了独特意蕴。请结合具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
答:借助意象和炼字技巧,使得景物化实为虚、虚实结合:以平凡中见神奇,“鸟雀”“柴荆”两个最寻常也无美感的意象,但着以“惟”“独”两字,富有意蕴,“唯鸟雀”,可见过客之稀,“独柴荆”,可见村居之僻。虚实结合,妙不可言;“惟”“独”两字将景物写活了。暗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结构上,照应上文,以哀写哀,为下文抒发忧国忧民思念家国之情做铺垫。


相关阅读
1 海棕行阅读答案-杜甫,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海棕行 杜甫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注]左绵:即绵州。绵州 【查看全文】

2 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翻译赏析_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原文_作者杜甫

《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 【查看全文】

3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天翻译赏析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天原文_作者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天》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查看全文】

4 发潭州阅读答案-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②。 名高(另作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58岁时。当时他准备 【查看全文】

5 李监宅·华馆春风起翻译赏析_李监宅·华馆春风起原文_作者杜甫

《李监宅华馆春风起》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前言 【查看全文】

6 牵牛织女翻译赏析_牵牛织女原文_作者杜甫

《牵牛织女》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