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
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
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
出世登初地②,思家傍战场。
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注】①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②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的处所。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
B.“沧波”句紧承上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的心思。
C.“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寺周围民居的阜盛景象与景色的苍茫美丽。
D.“出世”既扣金山寺,又与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
E.“茫茫”与前面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6分)
19.C、D。(C项“写阜盛与美丽”错,是写人烟冷落,春光惨淡。D项诗人并没有萌生出家的念头,而是更加思念家乡。)(答对一项给2分。)
20.通过写登塔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沉郁悲凉之情。(3分)“初地”意思是初得真念之处所,但是诗人登塔以后,不仅没有消释尘世之念,反而更加思念家乡,这样就对思乡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3分)
相关阅读
1 苏幕遮·草阅读答案-陆游,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 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 【查看全文】
2 望江南•江南岸阅读答案-王琪,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9、下列对本 【查看全文】
3 诉衷情•送春阅读答案-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13、标题中,送春是 。(1分) 14、依据词 【查看全文】
4 秦观与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1.秦观诗中 【查看全文】
5 题报恩寺上方阅读答案-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嘖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
6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