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红英》阅读答案-赵汝芙,东风洲,红梅折

发布时间: 2019-03-26
摘红英
赵汝芙
东风洲,红梅折。画帘几片飞来雪。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培春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长安道,萧声间。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14. 对这首词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红梅是美好青春的象征,“红梅拆”是说红梅已渐次凋落比喻青春易逝暗示女主人公对青春易老的惋惜和哀伤。
B. “画帘几片飞来雪“,把雪花比作凋零的梅花,翻舞的雪花有几片吹落在闺房的画帘上,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光流逝的哀伤。
C. “银屏”,银屏代指房,“悄”字既写房环境,又衬出主人公孤寂的内心。”罗裙小“即衣带渐宽之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之状。
D. “一点相思,满塘春草”,把相思比作春草,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在外行人的思念之情浓烈,如同屋外满塘春草生机不可遏制的情形。
15. 词的下片用直接的叙述来表达女主人内心的情意,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写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案】
14. B
15. (1)空愁切,何年彻?”写出了女主人公极度的思念之情;(2)“不归也合分明说”既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女主人公对行人久久不归的埋怨之情;(3)“长安道,箫声。去时马,谁家系了?”写出了女主人公对行人留恋长安繁华之地,担心其移情别恋的猜疑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B 项“把雪花比作凋零的梅花”错误,应是“把凋零的梅花比作雪花”。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 ②分析景语。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第一句,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空愁”亦即离愁,是爱人离别后,虚度春光,心地空虚,一种百无聊赖的愁绪;“切”,指时刻萦绕于心,“剪不断,理还乱”,使人“凄凄惨惨戚戚”,难以排遣的那种情状。“彻”,有贯通结底、完、尽之意。何年才能完结呢?这是女主人公饱尝离愁,不知其尽头时的自问之词,是于煎熬、烦恼中想急于摆脱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的流露,语气沉痛。“不归也合分明说”,这是爱极而怨的责问,率直类真,确肖妇人含愠埋怨口吻,“也合”一词,尤有神韵。但不管女主人是怎样苦苦思念期盼,所思者依然杳如黄鹤,既不归来,也不寄鱼雁解说,这就不能不引起思念者的疑猜。“长安道。箫声闹。去时骢马,谁家系了?”这是猜疑之词。“长安道”,未必实指,只是指代所思者所去的处所,是如曾为帝都的长安一样,是舞台暖响,丝竹盈耳的热闹繁华之地,其间烟柳狭斜在所难免。词中以所思者乘坐的骢马被系,来喻所爱者沉迷花柳,或移情别转,另有所欢,悬揣这才是有家不归的原因。凡多情女子,都怕作如是的推想,也不愿这样推想,但有时又不能不作如此的推想,其中微妙的酸楚之情,很难以言语道之。词人却借貌似旷达的淡语相问,将这种酸楚之情表述得触手可摸,可知他对语言的驾驭,自有一种特殊的才份。


相关阅读
1 题报恩寺上方阅读答案-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嘖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

2 苏幕遮·草阅读答案-陆游,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 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 【查看全文】

3 诉衷情•送春阅读答案-万俟咏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13、标题中,送春是 。(1分) 14、依据词 【查看全文】

4 望江南•江南岸阅读答案-王琪,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9、下列对本 【查看全文】

5 秦观与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1.秦观诗中 【查看全文】

6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