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3.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格律诗。
B.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C. “相思则披衣”句写邻里交往自然随性,不受拘束。
D. “言笑无厌时”句写邻里交谈欢笑没有冲突的时候。
14. 以下对语言风格的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明快峭拔
B. 幽默含蓄
C. 自然质朴
D. 平淡婉约
15. 赏析“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两句。
【参考答案】
13. D
14. C
15. 这种邻里畅谈欢饮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 用反问句强调对农耕生活中邻里交往之乐的由衷欢喜!告诉大家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理趣在笔墨之外,真情融于意象之中。家常自然,意味深长。
【解析】
【13题详解】
题中D项,“没有冲突的时候”错误,应是“没有厌烦”的时候。故选D。
【14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核语言风格,此诗作者用语自然,如话家常,用“质朴自然”概括较为合适。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手法的运用,遣词造句,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创设等角度分析,此题要求赏析“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两句,答题时先简单的翻译句子,然后之处“反问”的手法,在分析情感,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不言“此乐”,而说“此理”,是因为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理趣在笔墨之外,真情融于意象之中。
相关阅读
1 题报恩寺上方阅读答案-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嘖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
2 苏幕遮·草阅读答案-陆游,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 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 【查看全文】
3 望江南•江南岸阅读答案-王琪,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9、下列对本 【查看全文】
4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 【查看全文】
5 诉衷情•送春阅读答案-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13、标题中,送春是 。(1分) 14、依据词 【查看全文】
6 秦观与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1.秦观诗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