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盈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前言】
《别盈上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离别衡山时,题赠给衡山僧人盈上人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盈上人的惜别之情,衬托出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注释】
①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②俗士: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③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部的南岳区。
【鉴赏】
该诗是韩愈从潮州北还时,在南岳衡山小游后辞别“盈上人”所作。
“山僧爱山无出期”,古代僧制虽严,但名僧携锡云游,也是当然之事。爱山者入山,爱水者近水。或住寺庙,或歇庵棚,皆随自己的所好。如慧远终生不下庐山,船子和尚终生不离华亭。“俗士牵俗来何时”爱山爱水,显然并非出家人的专利。孔子就说过“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样的话。不过,相对于出世的僧人而言,在尘世之人的确是以“俗人”相称的,正所谓“僧俗”有别。俗人之所以是俗人,就是牵挂着红尘之事放不下、断不了。但也不知是怎么的,兴致一来,随缘而起,也就入山来游了。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既然是“山僧爱山无出期”,“盈上人”自然以后不会到长安来看望韩愈。韩愈回到长安后,公务在身,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赶到衡山去看望“盈上人”。再者彼此年岁已渐老,来日无多。尽管南岳一会极为投机,依依不舍,但此次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了。因古代交通工具等原因,交通不便,难得有古人生离死别之苦。
相关阅读
1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翻译赏析_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原文_作者韩愈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前言】 《青青水中蒲三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西游凤翔时代 【查看全文】
2 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翻译赏析_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原文_作者韩愈《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前言】 《池上絮》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查看全文】
3 古诗汴泗交流赠张仆射翻译赏析_作者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雨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 【查看全文】
4 谁氏子·非痴非狂谁氏子翻译赏析_谁氏子·非痴非狂谁氏子原文_作者韩愈《谁氏子非痴非狂谁氏子》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 【查看全文】
5 东方半明翻译赏析_东方半明原文_作者韩愈《东方半明》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 残月晖晖,太白睒睒。 鸡三号,更五点。 【翻译】 东 【查看全文】
6 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阴隐翻译赏析_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阴隐原文_作者韩愈《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阴隐》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