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歌送别》阅读答案与解析-李白

发布时间: 2023-09-17
赤壁歌送别①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②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此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旅居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②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二龙争战”比喻两军相持的情形,“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B. “烈火”句交代了“楼船扫地空”的原因,也表现出诗人对东吴辉煌战果的赞许。
C. 这首诗前四句咏史,为后四句写送别提供了背景和环境,并形成了特有的气氛。
D. 诗人最后表示把看到的景象一一写下来告诉友人,是为了让友人从中得到鼓舞。
16. 这首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瑜,两者刻画周瑜形象时的描写角度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D
16. 同:①李诗和苏词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下加以塑造。②李诗和苏词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周瑜形象:李诗用赤壁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英雄形象;苏词用小乔初嫁来烘托周瑜的年轻有为、英姿飒爽。
异:苏词从正面详细描写了周瑜的外貌、神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描写出周瑜风度翩翩、从容淡定的儒将气质;李诗用一句“周瑜于此破曹公”直接简要突出周瑜的功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D.句意理解错误。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期望,是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让自己能够从中得到鼓舞。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李诗有“赤壁楼船扫地空……周瑜于此破曹公”,苏词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下加以塑造;
李诗“烈火张天照云海”,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用赤壁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英雄形象;苏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用小乔初嫁来烘托周瑜的年轻有为、英姿飒爽。李诗和苏词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周瑜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着。这是正面详细,描写了周瑜的外貌、神态,描写出周瑜风度翩翩、从容淡定的儒将气质;李诗用一句“周瑜于此破曹公”,那是周瑜在这里用火攻把曹操击败,直接简要突出周瑜的功绩。


简析
《赤壁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古。此诗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全诗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作品风格慷慨雄壮,蕴含了作者济时救民的思想感情。


相关阅读
1 别中都明府兄翻译赏析_别中都明府兄原文_作者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 【查看全文】

2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翻译赏析_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原文_作者李白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前言】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查看全文】

3 古风·摇裔双白鸥翻译赏析_古风·摇裔双白鸥原文_作者李白

《古风摇裔双白鸥》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前言】 【查看全文】

4 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开出一成都翻译赏析_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开出一成都原文_作者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前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查看全文】

5 赠柳圆·竹实满秋浦翻译赏析_赠柳圆·竹实满秋浦原文_作者李白

《赠柳圆竹实满秋浦》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前言 【查看全文】

6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翻译赏析_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原文_作者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