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次汉中境上阅读答案-陆游,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发布时间: 2022-12-17
归次汉中境上
陆游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注: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八年初到达汉中王炎幕府任职,这年十月间因事到四川阆中,在从阆中返回汉中之时写下了该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往来于汉中、四川之间,所见景物很多,但首句只选取“云栈”和“屏山”两个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凸显诗人用词的精练。
B.诗的第二句既是点题,又直接表达诗人回到汉中的心情:虽远行归来,风尘仆仆,但一看到广阔的汉中平原,内心有说不出来的喜悦。
C.诗的三四句写秦川八百里,物产丰富,汉水流经汉中平原,远达荆州和扬州。地势如此好,又燃起诗人心中收复中原的希望。
D.诗的五六句写诗人考虑到虽然陕南地势险要,但所面对的敌人实力强劲,且深谋远虑,因而充满了忧思。
16、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5、D  解析:“遗虏孱孱宁远略”,意思是像这样兵力不多,又缺少战斗力的外虏,不会有深谋远虑。言外之意是,正好趁此大好时机进行反攻,夺回失地,重整山河。而并非是诗人对敌方强大实力的担忧。
16、①对机不再来,一旦失去,遗恨千载的忧虑。②对年复一年,统治者无意收复失地的无奈。③对自己岁月空逝,壮志难酬的哀叹。④对国家前途的无限深愁。(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相关阅读
1 《秋思·人生四十叹头颅》阅读答案-陆游

秋思 陆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 【查看全文】

2 书叹阅读答案-陆游,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

书叹 陆游 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 览镜已悲身潦倒,横戈空觉胆轮囷。 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西望不须揩病眼,长安冠剑几番新。 [注]要离:为吴王谋刺公子 【查看全文】

3 旅思阅读答案-陆游,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

旅思 陆游 支遁①山前看月门,葛洪②井上听松声。 废亭草满青骡健,野店灯残宝剑鸣。 万事竟当归定论,寸心那得愧平生。 悠然酌罢无人语,寄意孤桐一再行③。 【注】①支遁:东 【查看全文】

4 自咏阅读答案-陆游,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自咏 陆游 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 低昂未免闻鸡舞,慷慨犹能击筑歌。 头白伴人书纸尾,只思归去弄烟波。 (注)云安:地名,夔州云安。 【查看全文】

5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阅读答案-陆游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① 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②必泛酒登华堂③。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 【查看全文】

6 《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阅读答案-陆游

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外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宗父:宗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