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①。
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炙冷正悲辛②,仗内斗鸡催赐锦。
【注】①三赋草,《三大礼赋》文稿,唐代制度,天子亲享太清宫、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叫做“三大礼”,杜甫有《进三大礼赋表》,玄宗十分欣赏。②“杯残”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前长安深秋北风呼啸、落叶纷纷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杜甫的怀想。
B. 杜甫虽有才华,却未得朝廷重用,在不惑之年仍然籍籍无名且穷困潦倒。
C. 被喧闹的车马声惊醒,杜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
D. 本诗与杜甫的《蜀相》一样,在缅怀先贤中,都寄寓了诗人自身的情怀。
16. 《载酒园诗话》评价本诗“叙三百年前事,声容如见,亦令人忽忽难堪”。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15. A
16. 诗的颔联是说杜甫已届四十,空怀满腹经纶而无人欣赏。诗的颈联则是描写杜甫闲居长安而生活窘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诗的尾联则是通过对比描写,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所以,透过诗歌的描写,读者可以想见当时杜甫窘迫难堪的情形。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眼前长安深秋北风呼啸、落叶纷纷的景象”说法错误。诗的首联“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是想象杜甫在长安时的情景。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本诗是陆游对杜甫画像的题诗。诗的颔联“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包含的意思是,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而杜甫曾经举进士不中第,奏赋三篇,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从中可见杜甫的文采。但诗中“四十不成名”“空余三赋草”则写出了杜甫的才华不被欣赏。
诗的颈联“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则写出了杜甫在长安闲居,报国无门,只能借酒浇愁的情景。长安的车水马龙与诗人孤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苦。
而尾联“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又是用一组场景形成对比,诗人面对残杯冷炙心情悲辛,但权贵们正在斗鸡,在催要斗鸡所下的赌注。此联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
所以,全诗通过对杜甫在长安遭遇的描写,突出了杜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窘境,其实是映射了自己当时的处境。而读者可以从诗中读出杜甫与陆游窘迫难堪的情形。就如《载酒园诗话》评价本诗“叙三百年前事,声容如见,亦令人忽忽难堪”。
相关阅读
1 自咏阅读答案-陆游,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自咏 陆游 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 低昂未免闻鸡舞,慷慨犹能击筑歌。 头白伴人书纸尾,只思归去弄烟波。 (注)云安:地名,夔州云安。 【查看全文】
2 《秋思·人生四十叹头颅》阅读答案-陆游秋思 陆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 【查看全文】
3 《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阅读答案-陆游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外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宗父:宗泽, 【查看全文】
4 旅思阅读答案-陆游,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旅思 陆游 支遁①山前看月门,葛洪②井上听松声。 废亭草满青骡健,野店灯残宝剑鸣。 万事竟当归定论,寸心那得愧平生。 悠然酌罢无人语,寄意孤桐一再行③。 【注】①支遁:东 【查看全文】
5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阅读答案-陆游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① 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②必泛酒登华堂③。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 【查看全文】
6 书叹阅读答案-陆游,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书叹 陆游 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 览镜已悲身潦倒,横戈空觉胆轮囷。 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西望不须揩病眼,长安冠剑几番新。 [注]要离:为吴王谋刺公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