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安禅师塔翻译赏析_赤谷安禅师塔原文_作者卢照邻

  《赤谷安禅师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且当事芝朮,从吾所好云。
  【前言】
  《赤谷安禅师塔》是唐初著名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诗。该诗将诗情与禅境相结合,描写了安禅师塔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经卷的批判之情。
  【注释】
  ①曲:深隐之处,此处指山谷。
  ②纷:杂乱。俗纷:诸多世间事。
  ③曛:日落的余光。
  ④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经典分为十二类,称十二部。据《智度论·三十三》,此十二类为:一、契经,二、应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义,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
  ⑤五千文:老子《道德经》,其书约五千字,故称。
  ⑥如如:亦名真如,用人们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冥昧:模糊幽暗。
  ⑦生生:既为佛教名词,亦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佛教名词乃小乘佛教萨婆多部(意译一切有部)的主张。本无今有叫作“生”,能生此“生”名为“生生”。该诗中“生生”应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术语,指新旧变化中新事物的产生。《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氛氲:盛貌。
  ⑧轮扁情未份:此处用轮扁斫轮的典故。《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⑨事芝术:种芝草。古人以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长生,故称灵芝。
  【翻译】
  独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无纷纷的俗情。酒香与桂香一齐飘散,诗情与白云一同飞升。烟霞朝起晚又落,秋来猿啸马又鸣。水光与秋色相映,青山衬夕阳火红。高谈佛典十二部,细说老子道德经。真如之数难明晓,生生之道见分明。古人之言有糟粕,轮扁心得说不清。且去山中种芝草,生活原本为称心。
  【鉴赏】
  照邻是一个传统文化修养极深的文士,他所处的初唐时期,中国禅宗尚在发展期,属道信、弘忍传法时期。卢照邻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写出了禅诗中难得一见的绚丽多姿、气韵流转的作品。该诗中,作者首先将有安禅师塔的赤谷(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写得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禅师塔本是存置禅师骸骨或舍利的地方,端坐塔旁,最易生悲哀之心。可是,既然是写禅师塔的环境,眼光与心境就应该不一般。果然,作者闻到的是酒香与花香,看到的是水光与山色,他的诗兴与酒兴一起勃发。他与友人谈佛论道。那玄微的真如至理,他无法把握,但眼前禅师之塔旁,大自然生生不息之道却历历可见。禅师固然已故去,但他塔旁的丹桂与白云、水华与山翠似在向诗人昭示着自然之道。这一切不用说,也说不清。就像轮扁批评古人之言为糟粕一样,卢照邻也将十二部佛典与五千字的《道德经》置之一旁,最后去山中种灵芝去了——不仅为了长生,更是因为爱好。该诗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皈依、对经卷的批判,都为后世禅家所发扬。


相关阅读
1 宿晋安亭翻译赏析_宿晋安亭原文_作者卢照邻

《宿晋安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 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生枝。 旧石开红藓,新河覆绿池。 孤猿稍断 【查看全文】

2 赤谷安禅师塔翻译赏析_赤谷安禅师塔原文_作者卢照邻

《赤谷安禅师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 【查看全文】

3 赠李荣道士翻译赏析_赠李荣道士原文_作者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锦节衔天使,琼仙驾羽君。 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 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 宝贶幽难识,空歌迥易分。 风摇十 【查看全文】

4 十五夜观灯翻译赏析_十五夜观灯原文_作者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鉴赏 【查看全文】

5 释疾文三歌翻译赏析_释疾文三歌原文_作者卢照邻

《释疾文三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卢照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 【查看全文】

6 山林休日田家翻译赏析_山林休日田家原文_作者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归休乘暇日,饁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