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
B.春回大地,暖阳让肥沃的土壤复苏,春水流淌潋滟生辉,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的季节特点。
C.诗中“知者谁”和“吾独知之”自问自答,而“胡不归”又巧妙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
D.诗歌结尾写诗人远离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而且照应了题目“归田”二字。
(2)有评论者认为“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作者哪些情感?
答
(1)D.“诗歌结尾写诗人远离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错误 没远离官场。
(2)①“鸣鸠”“布谷”“碧山”“丹杏”“青草”“黄犊”等意象表现出画面的生机勃勃,凸显了田园风光的优美。
②使用叠词。“聒聒”“翩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鸠鸟、布谷的情态;音律和谐,对仗工整。
③色彩渲染,对比鲜明。“碧山”“丹杏”“青草”“黄犊”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写出了景物的优美。
④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副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⑤远近高低结合。勾勒出一副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3)①表达自己对田园风光的优美和农家生活的喜爱。
②对回归田园,耕田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
③职务在身,无法归园的无奈。
相关阅读
1 渔家傲·一夜越溪秋水满翻译赏析_渔家傲·一夜越溪秋水满原文_作者欧阳修
《渔家傲一夜越溪秋水满》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夜越溪秋水满。荷花开过溪南岸。贪采嫩香星眼慢。疏回眄。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 【查看全文】
2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阅读答案-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 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尊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查看全文】
3 恨春迟·欲借江梅荐饮翻译赏析_恨春迟·欲借江梅荐饮原文_作者欧阳修《恨春迟欲借江梅荐饮》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借江梅荐饮。望陇驿、音息沈沈。住在柳州东,彼此相思,梦回云去难寻。 归燕来时花期浸。淡月坠、将晓还阴 【查看全文】
4 踏莎行慢·独自上孤舟翻译赏析_踏莎行慢·独自上孤舟原文_作者欧阳修《踏莎行慢独自上孤舟》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强来 【查看全文】
5 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翻译赏析_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原文_作者欧阳修《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夭非华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 【查看全文】
6 玉楼春·半辐霜绡亲手剪翻译赏析_玉楼春·半辐霜绡亲手剪原文_作者欧阳修《玉楼春半辐霜绡亲手剪》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辐霜绡亲手剪。香染青蛾和泪卷。画时横接媚霞长,印处双沾愁黛浅。 当时付我情何限。欲使妆痕长在眼。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