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后/帝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 /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B.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后帝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C.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后/帝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D.赐遂上书言之/会去位/事留中/后帝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 /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即“公家车马”,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来被作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B.掾,府中佐助官吏通称,正曰“掾”副曰“属”,如“丞相掾”“太尉掾”“司空掾”。
C.法家,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反对贵族特权,韩非是其代表人物。
D.薨,死的讳称,一般用以称诸侯、有爵位的高官或者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赐学问渊博,朝廷需要为皇帝讲学的大儒,杨赐因精通《尚书》被三公推荐为侍讲。
B.杨赐正直敢言,议虹霓事不惜得罪宦官曹节、王甫;议黄巾贼事又恳切进谏不惧忤旨。
C.杨赐严于义利,他认为因进侍讲注籍独受朝廷封赏不合适,便主张分户邑给刘宽张济。
D.杨赐颇受重视,生前屡任要职,担任过司徒、太尉等;死后极尽哀荣,天子素服致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辟大将军梁冀府,非其好也,出除陈仓令,因病不行。(5分)
(2)蔡邕坐直对抵罪,徙朔方,赐以师傅之恩,故得免咎。(5分)
10.B
11.D(“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之死”不能称“薨”)
12.C(“因进侍讲注籍独受朝廷封赏”错,杨赐此次受朝廷封赏,因“所上张角奏及前侍 讲注籍”)
13.(1)后来杨赐被大将军梁冀征辟为属官,但杨赐不喜欢,被任命到地方担任陈仓令,因 为生病,又没有赴任。(辟、出、除、不行,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蔡邕因直言不讳回答朝廷问话被惩罚,判罪流放朔方,杨赐因为是皇帝师傅得到特 别恩赐,所以免于受罚。(坐、徙、故、咎,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翻译
杨赐字伯献,很年轻的时候便继承了家族学问,志向纯笃,见多识广。杨赐很长一段时间都居家不出任官职,过着很简朴的生活,教授学生,不答应州郡等各级政府官员的征聘。
后后来杨赐被大将军梁冀征辟为属官,但杨赐不喜欢,被任命到地方担任陈仓令,因为生病,又没有赴任。政府派车征召他不去,接二连三地拒绝朝廷高官的聘请。建宁初年,汉灵帝到了该接受大儒教导的时候了,下诏太傅、三公推荐精通《尚书》且一直有很高声望的人,三公推荐杨赐,杨赐于是在华光殿做皇帝的侍讲。熹平五年,取代袁隗担任司徒,后因选党人为僚属触犯朝廷律法被免去司徒职务。光和元年,有一天大白天,嘉德殿有虹霓出现,皇帝心里很不高兴,就派人请杨赐和议郎蔡邕等到金商门崇德署,让中常侍曹节、王甫问他们这种奇怪现象暗示了什么祸福。杨赐的答书上奏后,让曹节等很不满。蔡邕因直言不讳回答朝廷问话被惩罚,判罪流放朔方,杨赐因为是皇帝师傅得到特别恩赐,所以免于受罚。那年冬天,朝廷在辟雍举行大礼,尊杨赐为三老。熹平四年,杨赐因病罢官。没过多久,又被授予太常一职。熹平五年冬,杨赐第二次被任命为太尉。中平元年,黄巾军造反,杨赐被通知去省台与群臣讨论对策,在讨论时杨赐恳切进谏违背了皇帝旨意,因此又被皇帝以职任太尉而有黄巾造反为借口罢免了他的太尉职务。张角谋划造反的时候,自称才德超群的人,利用旁 门左道蛊惑百姓,天下的人纷纷归附他。杨赐当时担任司徒,与掾属刘陶商议道:“张角等人逢大赦也不思悔悟,反而变本加厉,如今若是下令州郡逮捕讨伐,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逼着他尽快造反。应该严令刺史及郡太守等官员,把流荡他乡的人区别出来,派人将他们送回原籍,通过这种方式削弱张角的党羽,然后诛杀这些人的首领张角,可不费力就平定张角 之乱,你看如何?”刘陶答道:“这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杨赐于是上书陈说此计,恰好他被罢免,此疏便被留在宫中。灵帝移居南宫后看到了这封奏疏,感动醒悟,下 诏封杨赐临晋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当初,杨赐与刘宽、张济一道为灵帝讲学,他认为不应只有自己一人受封,于是上书请求分出食邑给刘宽、张济,灵帝于是封二人及其子爵位,并 任命杨赐担任尚书令,数日后出任廷尉,杨赐以自己并非世代法家出身,于是坚决推辞。灵 帝命其以特进身份回府。中平二年九月,杨赐再次取代张温担任司空,随即去世。皇帝非常伤感,穿素服,连续三天不上朝,赠东园棺椁、衣物,赐钱三百万、布五百匹。等到下葬时, 皇帝又命侍御史持节送葬,兰台令史十人遣羽林骑士轻车介士,前后都奏响鼓吹,公卿以下都参加了葬礼,并赐杨赐谥号文烈。
相关阅读
1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2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3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4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5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6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