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4-06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札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河》《洛》指《周易》中的“河图”与“洛书”,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
B.李郃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
D.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5分)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5分)

10、D
11、B
12、C
13、(1)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
(“发”“遣”各1分,句式“发京师”“宁知……邪”各1分,句意1分)
(2)凡是与窦宪在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往来。(“交通”“为” “唯”“豫”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郃字孟节,是汉中南郑人。他的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李郃擅长《河图》,《洛书》,风角和占星术,外表质朴,没人知道他。县府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后,分派使者,都穿平民服装单独避行,他们各自到州里采集关于风土民情的歌谣。有两个使者该到益州,他们到李郃的馆舍投宿,当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抬起头看天,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个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看了看,说:“没有听说过。”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两个使者的星移向益州分野,所以可以知道这件事。”三年以后,使者中有一个人担任汉中太守,而李郃还在做小吏,太守看重他德不显露。召他做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娶妻,全国的郡国都送礼庆贺。郡守也派了使者前往。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他不注意礼仪和品德。却专擅权力,骄傲放肆。他的危亡之祸很快就要到了,希望您一心效忠王室,不要与他交往。”太守坚持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就请求让自己同行,太守同意了。李郃于是在沿途故意滞留不前,来等待事情变化。李郃走到扶风,而窦宪到封国自杀,他的党羽全部被杀。凡是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往来。李郃在这一年中被推举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被授予太常一职。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李郃担任司空四年,因受人请托的事被免官。安帝去世后,北乡侯即位,李郃又担任司徒。等到北乡侯生病,李郃暗中与少府河南人陶范、步兵校尉赵直商议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人事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显著。第二年,李郃因为官吏和百姓患病,仍有灾异,被皇帝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书说李郃“暗中筹划立君大计,目的是安定社稷”。于是皇帝才记下李郃暗中筹谋的功劳,封他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肯接受。李郃八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的门生上党人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内心哀悼了三年,当时的人认为很奇怪。


相关阅读
1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2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3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4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