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字弱侯,江宁人。做诸生时就有很大的名气。跟随督学御史耿定向学习,又向罗汝芳请教疑难问题。嘉靖四十三年乡试中举,未考中进士而回乡。耿定向挑选十四郡中有名的读书人到崇正书院读书,以焦竑为书院山长。等到耿定向辞官返乡居住,焦竑又跟随他回到乡里。万历十七年,焦竑才凭借殿试第一名被授予翰林修撰,入翰林后,更加潜心研究本朝的典章制度。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撰国史,打算让焦竑专门负责这件事,焦竑谦让推辞,于是先撰写了《经籍志》,其他的内容都没有撰写。翰林教小宦官读书,被众人视为不起作用的形式,唯独焦竑说:“这些人以后在皇帝左右,怎么能够忽视他们?”他选取古时宦官的善恶之事,时常向他们讲述。
皇长子出阁,竑为讲官。故事,讲官进讲罕有问者。竑讲毕,徐曰:“博学审问,功用维均,敷陈或未尽,惟殿下赐明问。”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一日,竑复进曰:“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皇长子复称善,亦竟无所问。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适讲《舜典》,竑举“稽于众,舍己从人”为问。皇长子曰:“稽者,考也。考集众思,然后舍己之短,从人之长。”时方十三龄,答问无滞,竑亦竭诚启迪。尝讲次,群鸟飞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竑尝采古储君事可为法戒者为《养正图说》,拟进之。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竑既负重名,性复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亦恶之。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岁余大计,复镌秩,竑遂不出。
皇长子出阁读书,焦竑担任讲官。按照惯例,讲官为帝王讲述诗书文史时很少有提问的,焦竑讲完后,慢慢地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臣虽作详尽的陈述,但或许还有遗漏的地方,希望殿下多加提问。”皇长子说讲得好,但是却没有质疑发问。有一天,焦竑又进言说:“殿下不轻易发言,是不是担心犯错误?解答可能会有错误,提问又有什么错误呢?古时人不耻下问,希望殿下能以这些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皇长子又说讲得好,但最终也没有提问题。焦竑于是就与同僚商议先从头进行启发,恰逢讲到《舜典》,焦竑就举“稽于众,舍己从人”提问,皇长子说:“稽,就是考证考查的意思。考查收集众人的想法,然后舍弃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当时皇长子只有十三岁,回答问题没有停顿,焦竑也竭尽全力去启发引导。曾有一次在讲课途中,一群鸟飞翔鸣叫,皇长子不觉抬头看,焦竑就停止讲课,严肃地站在那里。皇长子脸色郑重严肃起来听讲,焦竑才又像先前那样继续讲课。焦竑曾经收集了古时王位继承者的能够作为楷式(典范)和鉴戒(可以对照引为教训)的事编成《养正图说》,打算进献给皇长子。同僚郭正域等人厌恶焦竑没把这件事告诉他们,把焦竑(撰写《养正图说》)看成是沽名钓誉之举,焦竑就停止了撰写。焦竑既依仗自己有盛名,性情又正直坦率,事情有不合理的,就马上发表言论,朝廷也很讨厌他。二十五年,他主持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的文章多有险恶荒诞的言语,焦竑因此被弹劾,被贬官为福宁州(今福建霞浦县)同知。岁末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又被降职,焦竑于是不再出来为官。
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驯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
焦竑博览群书,自经史子集到野史杂说,无不通晓。擅长古文,文章淳正典雅,是杰出的名家。文集名叫《澹园》,这是焦竑的自称。讲学也以罗汝芳为宗师,和耿定向兄弟及李贽交好,当时常有人以禅学来讥讽他。焦竑万历四十八年去世,享年八十。
(节选自《明史·文苑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
B.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
C.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
D.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
10.C(依原文: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又称“春闱”,第一名称解元。
B.大学士,古代官名,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朝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
C.镌秩,意为降级或降职,与“迁谪”“迁削”“左迁”意思相同。“秩”有官吏的官阶、品级之意。
D.经史: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11.A(应为“秋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焦竑博览群书,善为古文。学业上他师从耿定向,熟读经史子集,文章典雅庄重,作生员时就已经很有名气。
B.焦竑做事认真,考虑长远。任职翰林期间,潜心研究本朝的典章制度,并力排众议,教宫中小内侍读书。
C.焦竑善于启发,严于要求。担任太子的讲官一职后,鼓励太子思考发问,使皇长子能够从容辩驳,对答如流。
D.焦竑性情率直,敢说真话。认为不可的时事,就会说出来。主持乡试时,对应试举子文中的险诞之语加以了批驳。
12.D(“对应试举子文中的险诞之语加以了批驳”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5分)
译文:
(2)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5分)
译文:
13.(1)同僚郭正域等人厌恶焦竑没有让他们知道,把焦竑(撰写《养正图说》)看成是沽名钓誉之举,焦竑就停止了撰写。(计分点:“恶”“相”“目”各1分,句意2分)
(2)讲学也以罗汝芳为宗师,和耿定向兄弟及李贽交好,当时常有人以禅学来讥讽他。(计分点:“善”“时”“讥”各1分,句意2分)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2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3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4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