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北史·元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B.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C.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D.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户,古代户籍制度。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B.里正,基层官职名称,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C.车驾,马驾的车,指天子乘车而行。帝王不能被直接称呼,故以此代称。
D.刺史,又称刺使,“刺”指检核问事,“史”指御史。文中指中央监察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志颇具才能,为人刚强不屈。他少年时论议问题清晰明了,处事精明干练;面对诘难,他捍卫自己作为帝都长官的身份,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B.元志惩治外戚,违抗皇帝旨意。员外郎冯俊仗势欺人,元志派人将他逮捕并收押,处刑罚,免官职,结果触犯了圣意,被贬谪担任了太尉主簿。
C.元志挺身而出,勇于舍身救主。皇帝南征换常服观战,元志挺身遮挡射向皇帝的箭,被射中眼睛,一目失明,后来皇帝任命他代理恒州事务。
D.元志出兵平叛,兵败城破遇害。等到莫折念生反叛,元志以西征都督的身份前去讨伐,被敌人打败后逃回岐州,后被潜藏在城中的内奸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人见,面陈得失。
(2)帝谓邢峦曰:“此儿竞可,不镂自雕。”峦日:“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答
10A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祖父元齐,年轻时雄壮魁伟,世祖喜爱他勇敢强壮,安排在左右侍奉。跟随征伐赫连昌,世祖的马摔倒,贼寇人多逼近皇帝,元齐用身体遮挡捍卫,拼死攻打贼寇,贼寇才退走,世祖得以上马。这一天,如果不是元齐,皇帝就危险了“。 “从征赫连昌”,省略主语”祖齐”,之前断开,排除BD: “世祖得上马”,“世祖”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C。 故选A。
11、D “文中指中央监察官员”错误,授任荆州刺史,应该是地方的监察官员。
12、D “后被潜藏在城中的内奸杀害”错误,原文“城人果开门引贼,锁志及芬之送念生,见害”,意思是“州民果然打开城门招引贼寇,用枷锁住元志和芬之送给念生,被杀”,可知是被念生杀害。 故选D。
13、(1)他在担任洛阳令时,不畏惧豪强有势力的人,与御史中尉李彪争道抢行,一起入宫觐见皇帝,当面辩清是非。
(2)皇帝对邢峦说:“这孩子最终还是不错的,不待他人刻镂,自能雕琢成器。“邢峦说:“如竹枝经历霜露,所以就多坚贞气节”。
翻译
儿子元志,字猛略。祖父元齐,年轻时雄壮魁伟,世祖喜爱他勇敢强壮,安排在左右侍奉。跟随征伐赫连昌,世祖的马摔倒,贼寇人多逼近皇帝,元齐用身体遮挡捍卫,拼死攻打贼寇,贼寇才退走,世祖得以上马。这一天,如果不是元齐,皇帝就危险了。父亲元兰,因为忠谨慎被恩宠。孝文初年,赐爵建阳子,死于武川镇将职任。年轻时雄壮魁伟,博览群书,很有文才。担任洛阳令,不躲避豪强高官,和御史中尉李彪争夺道路,都入宫求见,当面陈述得失。李彪说:“御史中尉避让太子车辆,停下三公的卫士鼓吹,哪有洛阳县令与臣下对抗的道理?”元志说:“皇帝之乡的县令,普天之下的人谁不编入户籍,岂能低头和众官相同,避让中尉?”高祖说:“洛阳是我的丰沛,自然应该分道扬镳。从今以后,可以划分道路行走。”等到出宫,和李彪拿起尺器量道路,各取一半。高祖对邢峦说:“这个小伙子还可以,所谓王孙公子,不镂刻而自己雕琢。”邢峦说:“经过霜露的枝条,大多强劲有气节,落在本枝上的,不是鸾鸟就是凤凰。”皇帝对邢峦说:“这孩子最终还是不错的,不待他人刻镂,自能雕琢成器。”邢峦说:“如竹枝经历霜露,所以就多坚贞气节。”员外郎冯俊,是昭仪的弟弟,依仗权势恣意敲打所属的里正。元志命主管吏员逮捕关押,处以刑罚免除官职。因此违忤旨意,降为太尉主簿。不久担任从事中郎。军队向南征伐,高祖穿着平民服装观察作战的地方,有枝箭射向皇帝,元志用身体遮挡,高祖便得以逃脱。箭射中元志的眼睛,因此一只眼睛失明。任命元志代行恒州事务。世宗时,授任荆州刺史,打败萧衍军队,斩杀恒农太守王世定等人。肃宗初年,兼任廷尉卿。后来授任扬州刺史,赐爵为建忠伯。元志在州中威名虽不如李崇,也为荆楚之人所畏惧。不久担任雍州刺史。在扬州时,器物服饰珍奇美丽,高于当时标准。等到在雍州,更加崇尚奢侈,聚敛没有极限。等到莫折念生反叛,诏令元志为西征都督讨伐他。念生派遣他的弟弟天生驻守陇口,与元志对峙。元志被贼寇打败,于是放弃大军,逃回岐州。贼寇于是攻打城池。刺史裴芬之疑心城里的人和贼寇暗中勾结,将要全部放出他们,元志不听从。州民果然打开城门招引贼寇,用枷锁住元志和芬之送给念生,被杀。前废帝初年,追赠为尚书仆射、太保。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是尚书仆射谢景仁的叔祖的孙子。谢方明的祖父谢铁,官至永嘉太守。父亲谢冲,官至中书侍郎。谢冲家在会稽,因病辞官在家,被任为黄门侍郎,谢冲未应命。 【查看全文】
2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晋书•李含传》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刺史郭奕素闻 【查看全文】
3 雪不台传原文_雪不台传翻译赏析雪不台,蒙古部族人,姓兀良罕氏。太祖七年,蒙古军攻桓州,雪不台率兵先攻入城。十一年与灭里吉部众战于蟾河,大破其军,占有其地。随太祖征回鹘,回鹘国王逃亡,雪不台率众 【查看全文】
4 曹彦约传原文_曹彦约传翻译赏析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考中淳熙八年(1181)进士。曹彦约曾跟随朱熹讲学,历任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县令,他为乐平县知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曹彦约为澧州知州,还没 【查看全文】
5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领著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 【查看全文】
6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阅读答案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薄,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