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梁据石头,豫章王旋夜登西门遥呼渊,渊惊起,率军赴难,先至石头焚门攻战。事平。城门开,渊方得入见太祖,且喜且泣。
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操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刘怀慰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初,渊南奔,母索氏不得自拔,改嫁长安杨氏。渊私遣购赎,梁州刺史崔慧景报渊云:“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拔难。”渊表求解职至界上迎之,见许。渊母南归事竟无实。永明元年,渊上表解职送貂蝉。诏曰:“远隔殊方,声问难审。渊忧迫之深,固辞朝列。昔东关旧典,犹通婚宦;况母出有差,音息时至,依附前例,不容申许,便可断表,速还章服。”后虏使至,上为渊致与母书。
车驾幸安乐寺,渊从驾乘虏桥。先是救羌虏桥不得入仗,为有司所奏,免官,见原。七年,以疾解职。归家,不能乘车,去车脚,使人舆之而去,为有司所纠,见原。八年,为右将军、大司马,领军讨巴东王子响。子响军主刘超之被捕急,以眠褥杂物十余种赂渊自逃,渊匿之军中,为有司所奏,诏原。
世祖崩,朝廷虑虏南寇,假渊节,军主、本官如故。延兴元年,进号平北将军,未拜,卒。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
(注)①太祖,此指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②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文中指北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B.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C.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D.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子,旧指伯父、叔父之孙,或血缘更远的子侄辈;唐宋时始称亲兄弟之子为从子。
B.偏讳,古代遇君主或尊长之名有两个字的,单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C.貂蝉,指貂尾和附蝉,是古代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D.崩,周代称诸侯之死为崩,后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亦称;后专用以指称皇帝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渊果断干练,深得重用。薛渊接受招抚,从北方潜逃来到南方,得到齐太祖赏识,受命带领部属在帐内警戒保卫,随同征战。
B.薛渊骁勇善战,立下军功。袁粲发难,薛渊夜中听到豫章王呼叫,领兵抢先赶至石头城下,焚烧城门,奋力攻战,平定了事态。
C.薛渊多方寻母,孝心可嘉。南投后,薛渊通过多种渠道想与母亲团聚而不得;后魏使到齐,皇上将他给母亲的信交由魏使带去。
D.薛渊行为不当,屡犯过错。薛渊随驾过乘虏桥,坏了仪卫不能入的规矩;回家,不能乘车,就去掉车轮,让人用车厢抬着他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2)以眠褥杂物十余种赂渊自逃,渊匿之军中,为有司所奏,诏原。
14.薛渊曾三次自请解职,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答
10.C句意:听闻道摽不日来侵,其妻儿都在都城,和诸弟不会再都活命,像这类人,不能不多方干扰他,虏方纵不全信,也足以使豺狼们疑心。
“在”是动词作谓语,“都”是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B;
“无复”与“同生”是状中修饰关系,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1.D.“周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称为“薨”。
12.A.“薛渊接受招抚”错。原文“委身自结”,是主动投靠了太祖。
13.⑴(太祖)让(刘怀慰)以薛渊的名义写信给薛道摽,表达收买他的意思,北魏得到这封信,果然召回薛道摽,派别的将领代替他。
⑵(刘超之)用睡觉的褥子夹藏十多种物品贿赂薛渊以脱身自逃,薛渊把他藏在军队中,被有司弹劾,(皇帝)下诏原谅了他。
14.①为到边境迎接母亲申请解职,被批准;②为寻母亲再次申请解职,未被批准;③因病解职,被批准。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书,写信;购,收买;他将,别的将领。
(2)得分点:匿,藏;为……所,被;原,原谅。
1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一次,“渊表求解职至界上迎之,见许”意思是,薛渊上表请求解职到界上迎母。被批准;
第二次,由“渊上表解职送貂蝉”“不容申许,便可断表,速还章服”可知,为寻母亲再次申请解职,未被批准;
第三次,由“七年,以疾解职。归家”可知,因病解职,被批准。
参考译文:
薛渊,河东汾阴人。宋朝徐州刺史薛安都的侄子。原名薛道渊,为避太祖(萧道成)偏讳改成薛渊。当年薛安都献彭城投降北虏,亲族人等都去了北土。太祖镇守淮阴时,薛渊逃来南方,主动投靠了太祖。作风果断干练有勇力。太祖命薛渊领部曲,在帐内备卫,跟从他去征伐。
袁粲占据石头时,豫章王萧嶷夜登西门遥呼薛渊,薛渊被惊起,率军队去解救,先到石头火烧城门攻打。事平后,城门开,薛渊才得以入宫见太祖,悲喜交集。
北虏派伪将薛道摽侵犯寿春,太祖因道摽是薛渊的亲近,敕令齐郡太守刘怀慰说:“听闻道摽不日来侵,其妻儿都在都城,和诸弟不会再都活命,像这类人,不能不多方干扰他,虏方纵不全信,也足以使豺狼们疑心。”命令伪造一封薛渊的书信给道摽,有套近乎的意思,虏方得到此信,果然追回道摽,改派别人代替他。
当时,薛渊南投,其母索氏不能逃离,改嫁长安杨氏,薛渊暗中派人去赎她,梁州刺史崔慧景报薛渊道:“索氏在界首,我已传信拘引,她已得解职。”薛渊上表请求解职到界上迎母。被批准。薛渊母亲南归的事后来竟未落实。永明元年(483)上表请求解职送貂蝉去。皇上下诏说:“远隔异地,传说不实。薛渊忧迫之深,坚决辞官。当年东关旧典,尚允许两国互通婚宦;况其母已获安定,时有消息传来,依照前例,不准申请,应将其上表压下,立即还他朝服。”后来北虏来使,皇上替薛渊写信给母亲。
皇上驾幸安乐寺,薛渊随驾乘着虏桥。此前朝廷曾有规定:羌虏桥具不得列入仪仗。被有关部门劾奏,免了他的官,又被原谅了。永明七年(489),因病辞职。回家时,不能乘车,去掉车轮,让人担架抬着他离去,又被有关部门检举,又被宽恕了。永明八年(490),任右将军、大司马,领兵讨伐巴东王萧子响。子响的大将刘超之被打得没办法,用被褥杂物十几种东西贿赂薛渊以求自逃,薛渊把他藏在军中,为有关部门检举出来,皇帝下诏原谅了他。
世祖驾崩,朝廷怕北虏南侵,任命薛渊为假节,军主、本官如故。延兴元年(494),进号平北将军,未拜,亡故。
相关阅读
1 雪不台传原文_雪不台传翻译赏析
雪不台,蒙古部族人,姓兀良罕氏。太祖七年,蒙古军攻桓州,雪不台率兵先攻入城。十一年与灭里吉部众战于蟾河,大破其军,占有其地。随太祖征回鹘,回鹘国王逃亡,雪不台率众 【查看全文】
2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晋书•李含传》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刺史郭奕素闻 【查看全文】
3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阅读答案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薄,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 【查看全文】
4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领著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 【查看全文】
5 谢方明传翻译赏析_谢方明传原文全诗的意思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是尚书仆射谢景仁的叔祖的孙子。谢方明的祖父谢铁,官至永嘉太守。父亲谢冲,官至中书侍郎。谢冲家在会稽,因病辞官在家,被任为黄门侍郎,谢冲未应命。 【查看全文】
6 曹彦约传原文_曹彦约传翻译赏析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考中淳熙八年(1181)进士。曹彦约曾跟随朱熹讲学,历任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县令,他为乐平县知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曹彦约为澧州知州,还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