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白《周书•杨忠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B.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C.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D.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高祖”在这里指曾祖父的父亲,高祖也可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如文末的“高祖”。
B.藩,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或属国,唐朝中后期开始设立藩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等。
C.“檄”是古代文书的一种,多指讨伐性的文告,文中指用来讨伐其他城池的文书。
D.柱国,又称上柱圉,战国时设置的官名,当时立消灭敌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杨忠勇猛异常,打仗身先士卒。打猎时,毫不畏惧凶猛的野兽,得到太祖的赞赏;在邙山一战中,杨忠最先冲入敌阵;攻打安陆时,杨忠亲自冲入敌阵。
B.杨忠见识精深,拥有将帅之才。为了让萧察不再怀有二心,杨忠用两千骑兵迷惑萧察,萧察因为畏惧而降服,安陆之战的进展也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
C.杨忠胆略过人,善于用计攻心。救援司马消难时,杨忠率领将士驱马迎击,以致齐军不敢进逼;治理归附地时,杨忠用宽缓的措施,很合归附者的心意。
D.杨忠战功卓著,颇受器重敬服。杨忠一生多立战功,他生病回到京师后,高祖和晋公宁文护多次亲临看望;被天下认为是勇士的达奚武也对他非常敬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忠曰:“攻守势殊,未可卒拔。若引日劳师,表里受敌,非计也。”
②齐兵阳若渡水,忠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还。
答案:
(1)D
(2)C
(3)D
(4)①杨忠说:“攻和守的情势不同,不能迅速攻占。如果拖延时日使我军疲劳,内外受敌,并非好的计策。”
②齐军假装要渡河,杨忠驱马追逐,就要迎击,齐军不敢进逼,于是(杨忠)慢慢率领军队返回。
【解答】(1)D.断句需要掌握规律,本题可以了解句子成分,抓住断句的关键词进行断句。第一处需要考虑的断句是“衔枚”前断句还是后面断句,可运用句子成分断句,句子的主语是省略的“杨忠”,谓语是“选”,宾语是“骑二千”。所以“骑二千”后断句,排除AC两项。第二处需要考虑的是
“王叔孙”前面是否断句,可根据句子成分断句,“斩孙暠”的主语应是王叔孙,因此应在“王叔孙”前断开,排除B项。译文:于是(杨忠)挑选骑兵两千,(令所有的人口中)衔着小木棍连夜进发,在淙头跟柳仲礼相遇。杨忠亲自冲入敌阵,生擒柳仲礼,全数俘获敌军士兵。马岫献上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暠,献上竟陵投降,(战事的进展)都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
(2)C.“檄”在“文中指用来讨伐其他城池的文书”表述错误,在文中指晓谕其他地方的文书。
(3)D.“被天下认为是勇士的达奚武”错误,根据原文“武叹曰:‘达奚武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可知,达奚武是自认为是天下勇士。
(4)①“殊”,不同;“引日”,拖延时日;“劳”,使……疲劳。译文:杨忠说:“攻和守的情势不同,不能迅速攻占。如果拖延时日使我军疲劳,内外受敌,并非好的计策。”
②“阳”,通“佯”,假装;“驰”,驱马追逐;“引”,率领。译文:齐军假装要渡河,杨忠驱马追逐,就要迎击,齐军不敢进逼,于是(杨忠)慢慢率领军队返回。
译文:
杨忠是弘农华阴人。高祖杨元寿,在北魏初年任武川镇司马,于是在神武郡树颓县安家。杨忠武艺无人可以相比,见识精深,度量极大,有将帅的才略。(杨忠)曾经跟从太祖到龙门打猎,他独自面对一头猛兽,左手夹住它的腰,右手拔它的舌头。太祖认为他很勇猛。邙山一战,(杨忠)最先冲入敌阵。当时候景渡过长江,梁武帝兵败受到重创。朝廷趁此机会,将要筹划谋取汉水、沔水一带,于是授任杨忠督管十五州的军事,镇守穰城。(杨忠)以马伯符为向导,攻打大梁的齐兴郡和昌州,都攻下来了。南朝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虽然向西魏称藩,但还怀有二心。杨忠从樊城到汉水边检阅军队,(行进时让队伍)改变旗号依次前进,实际上只有骑兵两千,萧察登上城楼眺望,以为有三万,心中畏惧而愿意降服。杨忠于是进军包围安陆。柳仲礼听说(这件事),担心安陆不能守住,于是急速赶回去救援。各将领担心柳仲礼来到则安陆难以攻下,向(杨忠)请求加紧攻打。杨忠说:
“攻和守的情势不同,不能迅速攻占。如果拖延时日使我军疲劳,内外受敌,并非好的计策。南方人大都熟习水战,不擅长野战。柳仲礼回兵必走近路,我出其不意,用奇兵偷袭他们,敌军疲怠,我军奋勇,一次行动就必定能取胜,那么安陆不用强攻自然就能拿下来,(其他)各座城池也能发布一道檄文就平定了。”于是(杨忠)挑选骑兵两千,(令所有的人口中)衔着小木棍连夜进发,在淙头跟柳仲礼相遇。杨忠亲自冲入敌阵,生擒柳仲礼,全数俘获敌军士兵。马岫献上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暠,献上竟陵投降,(战事的进展)都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隔了一年杨忠再次起兵,全部平定汉东一带的地方。他用宽缓的措施治理百姓,很合刚归附者的心意。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因为(看到)齐主昏昧酷虐越来越厉害,便暗暗谋求自我保全的计策,(他)假意安抚自己的部下,请求向北周投降。杨忠和柱国达奚武前去援救,他们从小路驰入北齐境内五百里。虎牢城四面极为高陡,犹如绝壁,只听得城中传来一阵阵敲击木梆的声音。达奚武害怕,不想保住城池,于是就大肆虏掠财物,让司马消难和他的部属先回去。杨忠率领三千骑兵作为殿后,到了洛水南岸,(将士)都解下马鞍睡觉。齐军追赶,到了洛水北岸。杨忠对将士说:“(大家)只管吃饱饭,现在处于死地,贼军必定不敢渡河阻挡我们的军队。”齐军假装要渡河,杨忠驱马追逐,就要迎击,齐军不敢进逼,于是(杨忠)慢慢率领军队返回。达奚武叹了一口气说:“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的勇士,今天(在杨忠面前)算是服气了!”天和三年,(杨忠)因为生病回到京师。高祖和晋公宇文护多次亲临看望。不久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谥号桓。
相关阅读
1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2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3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4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