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疏广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8-12-13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日:“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日:“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日: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飧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疏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B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C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D.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八《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B太傅:朝廷的辅佐大臣或君王的老师。如贾谊曾任长沙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指兄弟,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意思。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广自幼勤学,深明《春秋》。他自幼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在家乡教授子弟,连远方之人也来向他求学,后成为皇太子师傅。
B疏广功成名就,及时隐退。皇太子初学有成,疏广认为已经宦成名立,要求疏受一起归老故乡,否则以后肯定会后悔。
C疏广回归故里,纵情宴饮。他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回归故里之后,每’日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思虑深远,族人悦服。他希望子孙自食其力,认为只要子孙勤力劳作就可以衣食无忧,与平常人一样。族人对此心悦诚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
译文:
(2)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0. A(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11. C(联系上下文来看,文中是前一种意思。)    12. B(“否则以后肯定会后悔”错,“惧有后悔”的意思是“恐怕有后悔的时候”,疏广认为如果不适时功成身退,那么将来发生祸患,就悔之晚矣,因此不是“肯定会后悔”之意。)
13.(1)多次问自己家里金银还剩余多少,催促家人卖掉金银来供养酒食。(“数”,多次;“几所”,多少;“趣”,催促;“共具”,供养酒食,联系上文“日令家供具设酒食”可译出。每处1分,句意1分。)
(2)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而”,如果,结合后文“则”确定为假设关系;“损”,损减,削弱;“益”,增多。每处1分,句意2分。)


附译文:
疏广字仲翁,是东海兰陵人。自幼就喜好读书,深明《春秋》,他在家教授知识,求学的人从远道到(他这里学习)。地节三年,立皇太子,推选疏广做少傅,几个月后,调职做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有礼节,谦恭谨慎,机敏而有口才。宣帝驾临太子宫,疏受迎接皇上的时候答对得非常得体,皇上非常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授予疏受为少傅。太子每次上朝时,太傅在前,少傅在后,两代人同为(太子的)师傅,朝廷上下都认为这是很光荣的事。在位五年,皇太子十二岁,通晓《论语》、《孝经》。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就不会受辱,知道停止才不会有危险’,‘功成则身退,自然的规律’啊,现在官至得到二千石的俸禄,官成名立,像这样再不离开,怕会后悔。哪比得上父子告老还乡,来过完自己的余生,不也是很好的事吗?”疏广于是上疏告老还乡,每天让家里置办饭食,摆上酒席,请族人、老朋友和宾客,和他们饮酒作乐。疏广屡次询问他家余下的金子还有多少,催促家人卖掉来置办饭食。一年多以后,疏广的子孙暗中对和疏广关系密切的兄弟和老人说:“子孙希望趁着疏广在时多置办产业,现在每天吃喝花费将把财产用尽了,希望老人能劝说他买田宅。”那位老人便在闲暇时对疏广说了这件事情,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到不顾念子孙的地步了吗?不过是自己有旧田宅,让子孙在其中辛勤劳作,足可以提供衣食住所。
  现在如果再增加些田产作为赢余,只能教子孙懒惰罢了。
  有道德有才能而多财,就会损害他们的志向;愚昧而多财,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再说有钱的人,是人怨恨的对象;我既无什么教化子孙,又不准备增加他们的过失而使人怨恨。
  再说,这些黄金,是圣主用来恩赐养活老臣的,所以乐意同乡亲宗族共享皇上的恩赐,来度过我的晚年,难道不行吗?”于是族人都心悦诚服。
  疏广以长寿告终。


相关阅读
1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2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3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4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5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6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