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B.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C.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D.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一般有关联。
B.领,为“兼任”之意,一般指兼任较大官职。行、权、署等也有此意。
C.母忧,指遭遇母亲丧事,子女要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应考。
D.权右,古代尊崇右,以右为尊贵的地位,所以,旧指势力强大的家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瑀勇气过人,陈请救父。他父亲受萧景素牵连被定罪拘囚。沈瑀到官署为父申诉,使之得以免罪,并因此闻名。
B.沈瑀才干卓越,为政有方。“送人丁”快而无怨, “筑赤山塘”节省费用数十万,“催督运输”使军国都能获益。
C.沈瑀法令严明,不畏权贵。做余姚令时,畅通诉讼之路,抑制豪强,让其老少服役,使“权右屏迹”,解百姓之患。
D.沈瑀坚持正义,死而后已。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言辞激切严厉,得罪萧颖达,后来在路上被萧颖达暗中派人杀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傲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
(2)后为信威萧颖达长史,瑀性屈强,每忤颖达,颖达衔之。
10.B. 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11.B.“领”指兼任较低官职。
12.D.并不能确定是萧颖达暗中派人杀害了沈瑀。
13.(1)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瑀,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时、恃、绳、惮各1分,句意1分)
(2)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
(为、屈强、忤、衔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沈瑀字伯瑜,是吴兴郡武康县人。父亲沈昶,侍奉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图谋造反,沈昶已事先离开了他,当景素失败后他被判罪拘囚于监狱。沈瑀赴台省陈述请求才得以免罪,因此而知名。齐尚书左丞殷沵与他谈及政事,很器重他,对他说:“观察你的才干,应当处在我这职位上。”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说过沈瑀的名声,举荐他担任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瑀,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萧子良非常了解赏识沈瑀,即使是家事也都把它委托给沈瑀(去处理)。子良去世后,沈瑀又侍奉刺史始安王萧遥光,遥光曾派他递送男丁,他递送的速度快却无人怨恨。于是让沈瑀专职主管州中刑狱事物。明帝派沈瑀筑造赤山塘,所花费的钱财比材料官估算的要少几十万。明帝愈加认为他不错。担任建德县令时,教每个成年男子种十五棵桑树、四棵柿树和梨树、栗树,成年女子减半数。人人都很高兴,不久树木成林。随陈伯之军队到了江州。恰逢梁武帝起兵围攻郢城,沈瑀劝说陈伯之迎接武帝。伯之哭着说:“我的儿子还在都城。”沈瑀说“不如此则人情匈匈,都在想着改换门庭的计划;假如不早作图谋,大家分散了就难以集合”。陈伯之于是投降了梁武帝。武帝即位后,那时天下刚刚平定,陈伯之谈到可让沈瑀催促和监督运输,有利于军事国事。武帝也认为他有能力。沈瑀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后起用为余姚县令。县里有大姓虞氏一千多家,请求晋见的人就像街市上一样多,前后县令没有谁能禁止。自从沈璃到任后,不是诉讼就不让通报,违法者运用法令来约束。县境南部也有 几百家豪门大族,子弟横行,互相包庇,老百姓很厌恶。沈瑀召唤其族中老年人担任石头仓监,年轻人补作县署仆役,那些人都在路上号叫哭泣,从此豪强销声匿迹。沈瑀刚来时,富有的吏员都穿着鲜丽的衣服来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沈瑀发怒说:“你们这班人是下等的县吏,怎么能擅自模仿贵人!”他要这些人全都穿草鞋粗布衣,整天侍候站着,有失足跌倒的,就加以捶打。沈瑀在卑贱时曾经到这里卖过瓦器,被富人羞辱,所以趁机报复他们。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天监八年,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时,言辞又激切严厉起来,颖达变了脸色说:“朝廷任用你是做巡察的事吗?”沈瑀出来后,对人说:“我死了之后才算了,始终不可能倾斜着脸去听从他。”这一天沈瑀在路上被人杀害,人们大多认为是萧颖达谋害了他。他儿子沈续多次上诉。恰逢萧颖达不久也死了,案事没法追究到底。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