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子字敬士,少有大度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4-15
(沈)林子字敬士,少有大度。尝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直去不顾。从伐慕容超,平卢循,并著军功。后从征刘毅,复从讨司马休之。武帝每征讨,林子辄摧锋居前。武帝伐姚泓,统军为前锋,从汴入河。伪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据蒲坂,林子于陕城与冠军檀道济同攻蒲坂,龙骧王镇恶攻潼关。姚泓闻大军至,遣伪东平公姚绍争据潼关。林子谓道济曰:
“潼关天岨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道济从之。及至,绍举关右之众,设重围,围林子及道济、镇恶等。道济议欲度河避其锋,或欲弃捐辎重还赴武帝。林子按剑曰:“下官今日之事,自为将军办之。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邪?”塞井焚舍,示无全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绍众小靡,乘其乱而薄之,绍乃大溃,俘虏以千数,悉获绍器械资实。时诸将破贼,皆多其首级,而林子献捷书至,每以实闻。武帝问其故,林子曰:“夫王者之师,本有征无战,岂可复增张虏获,以示夸诞?昔魏尚以盈级受罚,此亦后乘之良辙也。”武帝曰:“乃所望于卿也。”文帝出镇荆州,以林子为西中朗中兵参军,领新兴太守。林子以行役久,士有归心,乃深陈事宜。并言:“圣王所以戒慎祗肃,非以崇威立武,实乃经国长甿。宜广建蕃屏,崇严宿卫。”武帝深相酬纳。俄而谢翼谋反,帝叹曰:“林子之见,何其明也。”帝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固让不许。永初三年卒,追赠征虏将军。元嘉二十五年,谥曰怀。
(节选自《南史·沈林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潼关天岨/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
B.潼关天岨/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
C.潼关天岨/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
D.潼关天岨/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伪:僭伪,表示不合法的或窃取的政权,不为人民拥护的非法的政权。如伪满洲国。
B.关右:地区名。古人以东为右,亦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C.伯:即伯爵,中国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这五等爵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D.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与辛弃疾词“元嘉草草”中“元嘉”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沈林子屡次征战,立有战功。他先后跟随武帝讨伐慕容超、卢循、刘毅、司马休之,且每次征讨,每次都冲锋在前。
B.沈林子有勇有谋,当机立断。征讨姚泓时,檀道济等被姚绍包围,打算退避,他挺身而出,极力阻止,果断出击。
C.沈林子实事求是,不虚报战功。与其他将领多报首级数目不同,沈林子每次上捷报都以实情相告,得到皇帝赞赏。
D.沈林子审时度势,建言献策。文帝镇守荆州时,他因士兵在外服役太久,思念家乡,向武帝建议崇威立武,崇严宿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直去不顾。
(2)俄而谢翼谋反,帝叹曰:“林子之见,何其明也。”

10.(3分)B(四项断句不同点有两处,一处是“镇恶孤军势危力屈若使姚绍据之”之间,一处是“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而服”之问。第一处,“镇恶孤军”是主谓关系,“若使姚绍据之”是假设关系,而“势危力屈”是并列关系,中间不能断开,以此排除A、C两项。第二处,“若潼关事捷”是假设关系,句意完整,不能带上“尹昭”,以此排除A、D两项。故答案为B。)
11.(3分)B(“以东为右,亦称‘关东’”错。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12.(3分)D(“向武帝建议崇威立武”错。原文是“圣王……非以崇威立武”。)
13.(10分)
(1)曾经与众人同时看见遗失的珍宝,众人都争着向珍宝跑去,林子却径直离开没有回头看。(关键词“遗宝”“趋”“直去”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不久谢翼谋反,武帝赞叹说:“林子的见解,多么高明啊。”(关键词“俄而”“见”“何其”各1分,句意通顺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林子字敬士,年少时就有大气度。曾经与众人同时看见遗失的珍宝,众人都争着向珍宝跑去,林子却径直离开没有回头看。跟随皇帝讨伐慕容超,平定卢循,都立下卓著军功。后跟随皇帝征伐刘毅,又跟随皇帝征讨司马休之。武帝每次征讨,林子总是冲锋在前。武帝征伐姚泓,林子统领军队作先锋,从汴水入黄河。伪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占据蒲坂,林子在陕城与冠军将军檀道济一同攻打蒲坂,龙骧将军王镇恶攻打潼关。姚泓听说大军到了,派遣伪东平公姚绍争抢占据潼关。林子对道济说:“潼关天险,是地形险要的地方。但镇恶孤军一支,形势凶险力量单薄,如果让姚绍占据了潼关,就难对付了。趁他还没有到,应当同心协力争夺潼关。如果潼关战斗胜利了,尹昭可不战而降服。”道济听从了他的意见。到了潼关,姚绍率领关右的士卒,设置层层包围,围住了林子及道济、镇恶等。道济提议渡过黄河以回避他的锋芒,有人想抛弃辎重返回武帝的驻地。林子握着剑说:“下官今天的事,自然是替将军做的。但是诸位有的共同从事艰难的事业,有的受恩无穷,因为被围就退让屈服,有什么脸面去见主公呢?”林子填塞水井,焚烧军营,表示没有保全性命的心志。率领部下几百人进攻敌人西北方向。姚绍兵稍稍散乱,林子乘其混乱而逼近他们,姚绍于是大败,俘虏数以千计,缴获姚绍全部器械物资。当时诸将打败贼兵都多报首级,而林子送达捷报,每次都按实情相告。武帝问他原因,林子说:“帝王的军队,从
来是不战而胜,哪能虚报俘获人数,显得夸张虚妄。从前魏尚因为多报首级受到处罚,这也是前车之鉴。”武帝说: “这就是我对你所寄予厚望之处。”文帝外出镇守荆州,让林子作西中郎中兵参军,兼理新兴太守。林子因为服役在外很久,士兵有回家的念头,向皇帝深刻阐明事理。并说:“圣王所以警惕谨慎恭谨严肃.不以推重权势树立威严,实在是为了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应该多设藩镇加强防卫。”武帝深切地答复并采纳。不久谢翼谋反,武帝赞叹说:“林子的见解,多么高明啊。”武帝登上皇位,以辅佐创业之功,封为汉寿县伯,林子坚决推辞不同意。永初三年去世,追赠征虏将军。元嘉二十五年,谥号叫怀。


相关阅读
1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2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3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4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