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汉书·王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
B. 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
C. 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
D. 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射策,是汉代考试取士之法,应试者任取简策上的试题回答,再由主考者确定优劣。
B. 宣室,指汉代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汉文帝曾在此召见贾谊;后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C. 廷尉,是官名,秦时设置,负责宫门警卫工作,为古代中央政府高官“九卿”之一。
D. 国除,指封地被废除,“国”是战国时公卿及汉代以后王侯的封地,子孙可以继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嘉位高望尊,富有政治才能。他入相封侯,为人刚毅有威望,受到皇上的敬重;鸿嘉年间入宫对答政事得失,任九江、河南太守时,治理政事有名声。
B. 王嘉心系时政,积极上书进言。哀帝初立时,他上书推荐儒者能吏;皇上欲封董贤为侯,他和贾延反复上书表示反对,皇上却不为所动,愈发爱重董贤。
C. 王嘉遭受弹劾,狱中感慨叹息。他因为受到孔光等人的弹劾而被关进诏狱,狱中他感叹自己并未尽到宰相选拔贤才、罢退愚才的责任,从而辜负了国家。
D. 王嘉绝食而死,身后深享哀荣。他被囚狱中二十多天,不吃食物,最终吐血而死;后来皇上下诏书追录忠臣,他被追谥为忠侯,其子王崇被封为新甫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
(2)大司马丁明素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以董贤代之。
【答案】
10. B 11. C 12. B
13. (1)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例,您应该自杀。
(2)大司马丁明素来看重王嘉而很同情之,皇上于是罢免了丁明,用董贤代替了他。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注意使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对比选项之间的差异,“去同存异”。可根据语句的前后文意,以及句子中的主谓、动宾等句子成分关系进行断句。 “乘”后应有宾语“小车”,“去盖不冠”的动作发出者应是王嘉,故“小车”应该属上而不应该属下,由此可以排除A、D项;“见使者”“再拜受诏”的动作发出者都应是王嘉,故“见”字应该属下而不应该属上,由此可以排除C项,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以及分类整理记忆。C项,“负责宫门警卫工作”错,宫门警卫工作由卫尉掌管,廷尉掌管刑狱。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对比选项和原文之间的细微差异,避免掉入“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命题陷阱。B项,“他和贾延反复上书表示反对”错,反复上书的只是王嘉;“皇上却不为所动”错,皇上虽然最终封董贤为侯,但也曾被感动而暂停此事。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要注意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以及特殊句式,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第一句关键词为:“踵”,沿袭、继承;“故事”,旧例、先例;“引决”,自杀。第二句关键词为:“素”,一向、平素、素来;“重”,重视、看重;“免”,罢免。
参考译文: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考中明经射策甲科做了郎官。鸿嘉年间,(朝廷)举荐敦厚朴实能直言的人,王嘉被召到宣室,对答政事得失,破格升任为太中大夫。出京任九江、河南太守,治政很有名声。建平三年代替平当做丞相,封为新甫侯,加授食邑一千一百户。王嘉为人刚强正直严厉有威望,皇上很敬重他。哀帝刚刚即位,想要匡正成帝的政事,多有变动,嘉上疏推荐儒者公孙光以及有才能的官吏萧咸等人,都是原来食俸二千石中有名声被称颂的。天子都接纳而任用了他们。此时,侍中董贤被皇上喜爱宠信,皇上想封董贤为侯。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进上密封的奏书。皇上被他们的话感动,停止了这件事,过了几个月,终于下命令封董贤为高安侯。此后过了几个月,出现了日食,皇上命令推举敢于直言的人,王嘉又进上密封的奏书。于是皇上渐渐不高兴了,却更加宠爱董贤,无法控制自己。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弹劾王嘉迷乱国家欺罔皇上不守道义。有诏令暂借给谒者符节,召丞相到廷尉诏狱。使者到了府上,掾史哭泣着,一起和药给嘉,嘉不肯服。主簿说:“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例,您应该自杀。”使者端坐在府门上。主簿又上前进药,嘉拿过药杯掷到地上,对属吏说:“丞相有幸得以位居三公,执行职务时有负国家,应当在都市中伏刑来警示后人。丞相难道是小儿女吗?为什么要吃药而死!”王嘉于是着装出门,见到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圣旨,乘坐着卒吏小车,去掉车盖免冠,跟随使者拜见廷尉。廷尉收回了王嘉的丞相、新甫侯印绶,绑缚王嘉用车载到诏狱。皇上派将军以下的官员和五个二千石官吏共同处置。狱吏稍稍冒犯王嘉,王嘉喟然仰天叹道:“有幸得以充任宰相,不能选拔贤才、罢退愚才,因此负国,死有余责。”狱吏询问贤与不肖的人的名字,王嘉说:“贤才,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举拔;恶人,高安侯董贤父子,谄媚邪僻扰乱朝廷,却不能罢免。我罪当处死,死也没有什么怨恨。”王嘉被拘囚在牢狱二十多天,不吃食物,吐血而死。大司马丁明素来看重王嘉而很同情之,皇上于是罢免了丁明,用董贤代替了他。王嘉担任宰相三年被诛杀,封地被削夺。死后皇上读他的答辞而思考他的话,又用孔光代替王嘉做了丞相,征用何武做了御史大夫。元始四年,下诏书追录忠臣,封王嘉的儿子王崇为新甫侯,追谥王嘉为忠侯。
相关阅读
1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2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