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三国志·刘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B.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C.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D.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掾,在我国封建时代本来是佐助的意思,后来改成了副官佐或者作为官署属员的通称。
B.斛,是我国古代的量器名,也是容量的单位,一斛本来指的是十斗,后来改成了五斗。
C.二千石,在汉朝时郡守每月的俸禄是二千石,因此人们用“二千石”作为郡守的代称。
D.假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长期任务的臣子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后节将会被收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馥深得曹操赏识。他投奔曹操以后,就由司徒府召任为掾史;曹操被袁绍包围攻击时,认为可以把东南地区的政事委托给他,就上表请求朝廷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B.刘馥深谙管理之道。他除了建立起合肥州城的治安措施,还对合肥南部的雷绪等势力采取恩抚的策略,让他们都安定地集结,使雷绪等人很受感动’不断地奉献物品。
C.刘馥深受追念。在合肥军民依靠他任职合肥时所备的战斗物资使得敌方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后,当地人民更加怀念他,认为他的守御策略比春秋时期董安于的还出色。
D.刘靖颇有政才。他持节总管河北地区的军事时,有独到见解;他开拓了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他修凿拓宽了戾陵渠大堰,边疆的人民都得到了利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5分)
(2)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5分)
10、答案:C
解析:“垒”是防御工事,“城垒”是城上的防御工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和D;“为战守备”意思是作为战斗防御的准备,不能断开,排除A。
11、 答案:D
解析:“长期任务”应为“临时任务”。
12、答案:A
解析:“庐江太守”错,应为“扬州刺史”。
13、答案:(1)几年中,这种恩德和教化广为推行,百姓对这种政策感到高兴(满意),翻过江河高山回到故乡的流民数以万计。(“恩化”“大行”“乐”各1分,“流民越江山而归者”句式1分,句意1分)
(2)在这种情况下(守城的军民)用草苫蓑席覆盖住城墙,在夜间点燃鱼脂照亮城外,观察敌方的动向而采取相应的防备。(“是”“以”“夜”“然”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刘馥字元颖,是沛郡相县人,到扬州躲避战乱。建安初年,刘馥前去游说袁术部将戚寄、秦翊,让他们率领部众同自己一同投奔曹操。曹操对刘馥很赏识,由司徒府召他为掾史。后来孙策派置的庐江太守李述引兵攻打扬州,杀死扬州刺史严象。庐江的梅乾、雷绪、陈兰等趁势在江淮地区聚集起几万人马,攻掠州县,涂炭生灵。当时曹操正被袁绍围攻,他认为可以把东南地区的政事委托给刘馥,于是上表请朝廷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一接受任命,就单人匹马奔赴合肥空城,建立起州城的治安措施,对合肥南部的雷绪等势力采取恩抚的策略,让他们都安定地集结,(雷绪等人很感动)不断地奉献物品。几年中,这种恩德和教化广为推行,百姓对这种政策感到高兴(满意),翻过江河高山回到故乡的流民数以万计。这时候,刘馥开始集中众儒生,建立学校,扩大屯田,兴修治理芍陂。茹陂。七门堰、吴塘等阻水的土堰用来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粮食储备。又高高地构筑起城上的防御工事,大量贮存滚木石,编制了几千万领草苫,并增加了几千斛鱼脂油的积储,作为战斗防御的准备。建安十三年,刘馥去世。孙权乘机率领十万军队攻打围困合肥一百多天。正赶上连天下雨,城墙几乎要坍塌了。在这种情况下(守城的军民)用草苫蓑席覆盖住城墙,在夜间点燃鱼脂照亮城外,观察敌方的动向而采取相应的防备。敌方终于因为损失惨重被迫撤退。扬州地区的官吏百姓因此对刘馥更加怀念,认为刘馥的守御策略比春秋时期守晋阳的董安于还要出色。至于他所兴修的水利设施,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刘馥的儿子刘靖,黄初年间由黄门侍郎升任庐江太守,魏文帝下诏说:
“您父亲过去在那里任职,现在您又要去管辖这个郡,真可以说是能为国家担当重任了。”后来刘靖被调任河内郡太守,升为尚书,朝廷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出任河南尹。刘靖的措施起初似乎让人感觉琐碎繁复,但最终还是便利了百姓,行事有他父亲的遗风。因为母亲去世,刘靖离任奔丧,后来叉担任大司农卫尉,封广陆亭侯爵,食邑三百户。刘靖曾上疏陈说儒家教化的根本道理,他说:“学问之道,乃是关系到治乱的法则仪制,是圣人最重要的教诲。遵照古代的制度,让食邑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孙,从十五岁开始,都进入太学。”刘靖后来升任镇北将军,持节总管河北地区的军事,他认为“边防一贯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守御,没有比守御更好的办法,要分清百姓和蛮夷的界限”。他开拓了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又修凿拓宽了戾陵渠大堰,引水灌溉蓟州南北的大片农田,使田地能够连续三次种稻,边疆的人民都得到利益。嘉平六年,刘靖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北将军,并晋封他为建成乡侯爵,谥号为景侯。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2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3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4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5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6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