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
10.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B.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C.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D.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10.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冼马”是太子的侍从官,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从五品。
B.“乞骸骨”是指古代大臣上书请求提前退休。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太子。
D.“贞观”: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太宗是他的谥号。
11.D.“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来太子杨勇被废,面对文帝切责,李纲据理力争,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责任,李纲进言使齐王的属下宇文歆没有被错杀。
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反而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
D.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参加。
12.C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5分)
(2)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5分)
13.(1)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辅佐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飞鹰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中人,善,得不肖导,奈何,句意各1分)
(2)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哪敢长时间作尚书呢?(厚、伐、内、敢﹍﹍乎?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李纲,字文纪,在后周做官,担任济王宪的参军事。宣帝准备杀济王,召集济王的属官以诬陷来佐证济王的罪行,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济王被杀后,用无帷盖的车子载着尸体,过去的属官都逃走藏匿,李纲扶着济王的棺木放声痛哭,安葬了济王,才离去。
在隋朝为官,担任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大臣,左庶子唐令则弹琵琶,又唱《媚娘曲》。李纲说:“唐令则担任调教辅佐之职,却把自己当作优伶,给太子唱淫靡之曲,迷惑太子的视听,如果让皇上知道,难道不会连累太子殿下吗?我请求治他的罪。”杨勇说:“赦他无罪,我想要听音乐找乐子。”后来杨勇被废,隋文帝严厉责备众人,东宫属官没有人敢说话,只有李纲说:“陛下平时没有管教好,所以太子才会到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辅佐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飞鹰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哪里只是太子的错误呢?”文帝说:“我错了。”于是提拔李纲为尚书左丞。
唐高祖称帝,任命他做礼部尚书,兼任太子詹事。齐王李元吉担任并州总管,纵容手下人掠夺百姓,百姓忧愁苦痛,宇文歆劝谏,不听从。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李元吉恐惧,放弃指挥逃回京城,并州陷落。高祖李渊大怒,对李纲说:“齐王年轻,没经过事,所以我让宇文歆和窦诞辅佐他。太原,是帝业兴起的地方,有十万大军,粮食可以支持十年,怎么能很快轻易放弃?宇文歆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一定要在军中杀了他。”李纲说:“齐王的过错是窦诞造成的。宇文歆作属官的时间短,齐王有过错就直言劝阻,这次全靠宇文歆的计谋,使您没有失去爱子,应该是有功的,又怎么可以降罪呢?”第二天,高祖想明白了,请李纲到御榻旁,感谢说:“你不说,我差点滥施刑罚。”于是放了宇文歆。
太子渐渐亲近奸邪之人,和朝廷有了猜忌隔阂,李纲多次进谏不被接受,于是请求辞官回乡。高祖责骂他说:“你为做我的尚书感到羞耻吗?”李纲叩头说:“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哪敢长时间作尚书呢?况且我侍奉东宫太子,太子又和我有矛盾,所以我辞官。”高祖道歉说:“我知道您是正直的人,希望您一直辅佐我的孩子。”于是拜为太子少保,尚书、詹事职位继续保留。李纲给太子上书说:“我已经老了,幸好没有进棺材,充任太子少保,希望能为您尽一点愚昧鄙陋的力量。做儿子的,一定要孝敬谨慎,以此宽慰圣上,不应该听那些奸邪的说教,与朝廷产生猜忌隔阂。”太子看了进言后不高兴,行为更加放纵。李纲很郁闷,认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坚决请求辞职,朝廷颁发了褒美嘉奖的诏书,只是免去尚书之职。
贞观四年,又做了少师。因为脚病被特别赐给步舆,允许他坐步舆到官署,向他询问政事。到东宫,太子李承乾恭敬行礼。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陪坐。李纲发表意见议论事情,刚强果决不容改变。等到得了病,皇帝派玄龄到家中问候,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相关阅读
1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2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3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4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5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6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