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王李承乾传原文_常山王李承乾传翻译赏析

常山愍王李承乾字高明,因为出生在承乾殿,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武德三年(620),开始封为常山郡王,与长沙王、宜都王同时受封,不久改封为中山王。太宗即位后,被册封为皇太子。

  他才八岁,就显得特别聪慧,太宗很喜欢他。居丧期间,让他处理各种政务,都能合乎基本原则,以后太宗每逢出外巡视,就派他留守国都,代管国政。长大成人后,喜欢音乐美色和游山玩水,但是害怕太宗得知,总是隐瞒自己的行踪。

  每逢上朝,满口忠孝,说得非常恳切,退朝后便与一群不逞之徒戏耍。左右如有劝谏,他就严肃端坐,痛切自责,掩饰错误,多方辩解,使劝谏者拜服答话都来不及,所以人人都认为他有贤德而不知其底细。后来他的恶行渐渐为人所知,太子属官孔颖达、令狐德、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等人都是从全国选拔的能臣,他们常常规劝承乾,太宗闻知后总是厚赐金帛,想勉励他学好。

  承乾却傲慢而不知改悔,还常常派人谋害他们。当时魏王李泰有好名声,很受太宗喜爱和重视。而承乾脚上有毛病,行走不便,又害怕被废黜,便与李泰结仇。李泰也图谋夺取太子之位,二人便各树党羽。

  东宫有个优伶,长得很漂亮,承乾特别宠爱他。太宗知道后很恼怒,把这个优伶抓起来杀了,受牵连被处死的有好几个人。承乾认为是李泰告密所致,非常怨恨。他心里非常怀念这个优伶,建房挂上他的画像,还封赠官爵树立碑文,在宫苑中建起坟墓,早晚祭奠。承乾在那里徘徊彷徨,流下几行眼泪,更加怨恨,借口生病,几个月不上朝。

  承乾还派宫奴数十上百人学习音乐歌曲,学胡人模样梳椎形发髻,剪裁彩绸做舞衣,爬竿舞剑,击鼓声日夜不停。又铸造大铜炉、六熟鼎,招集逃亡奴仆去偷人家牛马,亲自看他们煺毛烹煮,并召集所喜欢的奴仆一起来吃。他喜欢突厥语言与服饰,挑选相貌像胡人的,让他们穿上羊皮袄,打上辫子,五人为一部落,张设毡房,制造五狼头大旗,分列阵势,悬挂旌旗,并设置穹庐自居,命各部落把羊交来烹煮,各人抽出佩刀割肉共吃。承乾装扮作突厥可汗死了,让众人号哭,用刀划脸表示悲哀,骑马在他周围奔跑。

  他突然站起来说:“如让我拥有天下,率领数万骑兵前往金城,然后披散头发,托身于思摩,当一个部落首领,那多畅快啊!”随从之人窃窃私语,认为他中了魔。

  他又把毡子折叠成铠甲,排列红旗,率领其众列成阵势,与汉王李元昌分别统领,大声呼叫,击刺为乐。对不听命令的就用杖抽打,有的被打死,轻的也皮开肉绽。他曾说:“我当了皇帝,就要随心所欲。谁要劝谏,我就杀死他,杀到五百人,难道还压不下来?”

  承乾又召集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人谋杀魏王李泰,没能成功,便与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刺臂歃血为盟,阴谋带兵闯入西宫。贞观十七年(643),齐王李反于齐州,承乾对纥干承基等人说:“我们东宫的西墙,离皇宫只隔二十步篱笆,哪能与齐州相比?”时逢承基因齐王事被拘捕将处死,就将承乾之事报告了朝廷。

  太宗下诏让长孙无忌、房玄龄、萧蠫、李责力、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共同审理,废承乾为庶人,流放到黔州。贞观十九年(645)死在那里,太宗为此中止朝会,用国公的礼节予以安葬。

  承乾之子李象出任怀州别驾,李厥出任鄂州别驾。开元年间,李象之子李适之出任宰相,玄宗赐还了承乾的始封王号,封赠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


相关阅读
1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