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者议欲自伐吴,三征献策各不同。诏以访嘏,嘏对曰:“……昔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未若明法练士,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斯必然之数也。”后吴大将诸葛恪新破东关,乘胜扬声欲向青、徐,朝廷将为之备。嘏议以为“淮海非贼轻行之路,又昔孙权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无孑遗,恪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徼乾没乎?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乘海溯淮,示动青、徐,恪自并兵来向准南耳”。后恪果图新城,不克而归。
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嘉平末,赐爵关内侯。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武乡亭侯。正元二年春,毋丘俭、文钦作乱。或以司马景王不宜自行,可遣太尉孚往,惟嘏及王肃劝之。景王遂行。以嘏守尚书仆射,俱东。俭、钦破败,嘏有谋焉。及景王薨,嘏与司马文王径还洛阳,文王遂以辅政。语在《钟会传》。 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薨,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子祗嗣。成熙中开建五等,以嘏著勋前朝,改封祗泾原子。
(节选自《三国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B.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C.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D.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名。为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师。后历代沿置,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D.子,封建制度的五等爵位之一。《礼记·王制》将爵位分成王、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子爵为第四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嘏年少知名,受到重用。傅嘏二十岁时就有了名气,被当时位居三公的司空陈群征召为自己的属官。
B.傅嘏善于识人,富有远见。傅嘏对吏部尚书何晏非常赏识,认为此人定有作为,后来果然诛杀了曹爽。
C.傅嘏审时度势,料事如神。在讨论征伐吴国和防备诸葛恪进攻青州、徐州的问题时,傅嘏都判断准确。
D.傅嘏力主亲征,平叛有功。在毋丘俭、文钦叛乱时,劝司马景王亲自前往,在平定叛乱方面功不可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5分)
(2)昔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5分)
10.A(原文标点: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増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11.D(《礼记》中的五等爵位中没有“王”。)
12.B(“傅嘏对吏部尚书何晏非常赏识,认为能成大事,后来果然一起诛杀了曹爽”错。)
13.(1)我担心他一定会先迷惑你们兄弟,有仁德的人将被疏远,那么朝政就会荒废。
(共5分。 “恐”“惑”“远”“废”各1分,大意1分。)
(2)过去樊哙愿意率领十万军队,攻打匈奴,季布当面指责了他的短处。
(共5分。 “以”“面折”“短”各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附译文: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 傅嘏二十岁时就有了名气,司空陈群征召他做属官。 正始初年,被任命为尚书郎,升任黄门侍郎。 当时曹爽执掌朝政,何晏担任吏部尚书,傅嘏对曹爽的弟弟曹羲说:“何平叔外表沉静而内心奸巧,贪图得利,不考虑致力根本。 我担心他一定会先迷惑你们兄弟,有仁德的人将被疏远,那么朝政就会荒废。”何晏等人于是同傅嘏不和,借小事为由罢免了傅嘏的官职。 后在家中被授任荥阳太守,他没有赴任。 太傅司马宣王请他担任从事中郎。 曹爽被杀后,他担任河南尹,升任尚书。
当时讨论国事的人商议打算征伐吴国,征东、征西、征北将军献的计策各不相同。 皇帝诏令向傅嘏咨询,傅嘏回答说:“……过去樊哙愿意率领十万军队,攻打匈奴,季布当面指责了他的短处。 现在想要渡过长江,进入吴国的领土,也是和以前的樊哙一样。 不如申明法令训练士兵,在可以取得全胜的地方实施我们的计策,挥动长鞭来制服敌人的残余力量,这是必然要做的策略。”后来吴国大将诸葛恪刚攻克了东关,乘胜扬言要进攻青州、徐州,朝廷将要作好防备。 傅嘏在商议中认为“淮海不是贼军轻易行动的路径,加上过去孙权派遣军队进入海上,船翻漂流沉溺,几乎不剩一人,诸葛恪怎敢倾尽所有的兵力,把身家性命寄托在滚滚洪流之中,来侥幸取胜呢? 诸葛恪不过是派遣向来熟习水战的部属副将,从海上逆行进入淮河,显出攻打青州、徐州的姿态,诸葛恪自己集中兵力进攻淮南罢了”。 后来诸葛恪果然包围新城,没有攻下就撤退了。
傅嘏经常谈论人的才能和性格的同异,钟会把这些话汇集起来进行评论。 嘉平末年,赐给傅嘏关内侯的爵位。 高贵乡公登皇帝位,进封傅嘏为武乡亭侯。 正元二年春,毋丘俭、文钦发动叛乱。 有人认为司马景王不应亲自出征,可派遣太尉司马孚前往,只有傅嘏和王肃劝司马景王亲自去。 司马景王于是就出发了。 任命傅嘏代理尚书仆射,一起东征。 丘俭、文钦被打败,傅嘏为此作了谋划。 等到司马景王去世,傅嘏和司马文王直接返回洛阳,司马文王于是辅佐朝政。 这件事记载在《钟会传》。 钟会因此有居功自傲的神色,傅嘏告诫他说:“您的志向很大,可是功业很难成就,能不谨慎吗!”傅嘏因功劳进封为阳乡侯,增加食邑六百户,加上以前的一共一千二百户。 这一年傅嘏去世,当时四十七岁,追赠太常,谥号称元侯。 儿子傅袛继承爵位。 咸熙年间,开始建立五等爵位,因傅嘏在前朝功勋卓著,改封傅袛为泾原子。
相关阅读
1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2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3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4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