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朽令/加征南大将军/
B.世祖崩/刘义隆遗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C.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D.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怔南大将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成年后由父母或尊长取的别名,又称“表字”。古人自称用字,称人用名。
B.太宗:古代帝王常见庙号,多为该朝代第二代帝王的庙号,此为北魏太宗拓跋嗣。
C.蠕蜣: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即柔然。((南史》云:“蠕蠕为族,盖匈奴之别种也。”
D.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如《汉书•高帝纪下》车驾西都长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茂出身不凡,为将门之后。其父韩耆永兴年间自赫连屈丐降魏,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后升任龙骧将军,并暂代安武侯。死后被追赠泾州刺史,谥为成侯。
B.韩茂臂力过人,擅长骑射。十七岁那年,太宗亲征丁零翟猛,他担任中军旗手大风将各军旌旗吹倒,只有他在马上举旗没有被吹倒,从而受到太宗注意。
C.韩茂从驾出征,屡建功勋。他随世祖征讨赫连昌,进攻统万,平定平凉.出征蠕螭,讨伐和龙,平定凉州.破薛永宗,征伐悬瓠,都能打败敌人立下战功。
D.韩茂沉毅诚实.勇冠当世。他虽然没有什么文才,但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担任将军的时候,善于安抚部队.他的勇猛堪称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征诣行在所,试以骑射,太宗深奇之,以茂为虎贲中郎将。
(2)今若穷兵极武.非吊民之道,明年当共卿等取之。
答
10.C(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理清人物、事件,在此基础上断句。句中“南安王余”指南安王元余。标点如下: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11.A(“古人自称用字,称人用名”不正确。古人自称用名,称人用字。)
12.C(“他随世祖……讨伐和龙”不正确。原文为“与乐平王丕等伐和龙”,即与乐平王元丕等征讨和龙,并非跟随世祖。)
13.(1)不久(太宗)召韩茂到皇帝所在地,拿骑马射箭考察他,太宗对他深感惊奇,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句意通顺2分,“诣”“奇”以及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
(2)现在如果竭尽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就不合乎抚慰百姓的道理,明年一定和诸位夺取它。(句意通顺2分,“穷”“吊”“共”各1分。)
参考译文
韩茂,字元兴,是安定安武人。父亲韩耆,字黄老。永兴年间自赫连屈丐军中来降,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升任龙骧将军、常山太守,暂代安武侯。仍居守常山的九门。去世,追赠泾州刺史,谥号为成侯。韩茂十七岁时,膂力过人,尤其善于骑射。太宗亲征丁零翟猛部时,韩茂任中军仪仗队旗手。一日狂风骤起,各军旌旗俱倒,韩茂骑在马上擎旗,始终没倒。太宗感到惊奇而询问,召来其主官,主官详细地把情况禀告太宗。太宗令左右说:“记下来。”不久(太宗)召韩茂到皇帝所在地,拿骑马射箭考察他,太宗对他深感惊奇,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后随世祖征伐赫连昌,大破敌军。世祖对诸将说:“现在如果竭尽兵力发动战争,就不合乎抚慰百姓的道理,明年一定与诸位夺取它。”于是迁移其居民而还。韩茂因军功被赐予蒲阴子爵位,加授强弩将军,调任侍辇郎。又随世祖攻统万,大败敌军。随世祖平定平凉,面对韩茂冲击的敌人,无不应弦而亡。因此世祖认为他壮勇,任命他为内侍长,进爵位为九门侯,加授冠军将军。后随世祖征讨蠕蠕,连战连胜。与乐平王元丕等征讨和龙,迁移其百姓而归。随世祖平定凉州,韩茂任前锋都将,战功居多。调任司卫监。记录历年功劳,任命他为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安定公,加授平南将军。随世祖击败薛永宗,讨伐盖吴。改任都官尚书。随世祖征伐悬瓠,屡败敌军。世祖南征,分兵六路,韩茂与高凉王元那由青州出兵。各军渡过淮河后,宋军相继投降,任命韩茂为徐州刺史去镇抚降人。世祖北返,任命韩茂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加授征南将军。世祖去世,刘义隆派遣将领檀和之进犯济州,南安王元余令韩茂讨伐他。韩茂军至济州,檀和之逃走。高宗称帝,任命韩茂为尚书令,加授侍中、征南大将军。韩茂性格沉着坚毅忠诚老实,虽无文才,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作为将领,善于安抚部队,勇敢为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太安二年夏,兼任太子少师,冬天去世。追赠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为桓王。韩茂的长子韩备,字延德。承袭父爵安定公、征南大将军。
相关阅读
1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2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3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4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