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度忧恚,谢病于家,诸弟乃与之别居,弥不得志。炀帝即位,河南王为太子,帝将复立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使者诣弘升家,弘度不之知也。使者返,帝曰:“弘度有何言?”使者曰:“弘度称有疾不起。”帝默然,其事竟寝。弘度忧愤,未几,卒。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
B.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
C.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
D.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旧指女子出嫁。文中指崔弘度的妹妹之前嫁给尉迥的儿子为妻。
B.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如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
C. 百工,即各种官吏,犹言百官,也指从事各种工艺生产的人。
D. 闺门,文中指女子闺房之门,专指妇女居住之处,后来也代指妇女、妻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弘度胆大无畏,身手灵活。崔弘度与宇文训登上高楼顶层,宇文训俯瞰下方而生恐惧,崔弘度竟然一跃而下,毫无损伤,令宇文训大为惊奇。
B. 崔弘度国事为重,绝私弃情。崔弘度与尉迥虽为姻亲,但攻破邺城后,他用言语刺激尉迥,逼得尉迥自杀,并让自己的弟弟崔弘升斩下尉迥的头去领功。
C. 崔弘度在意地位,不甘屈下。杨素与崔弘度官品相当而年龄小些,所以杨素常常谦卑对待崔弘度,但崔弘度一旦隶属于杨素,则颇不服气,显得气度狭小。
D. 崔弘度待人严酷,令人畏惧。仆人妄言鳖美,被其杖责;下属官员见到他也恐惧流汗,不敢欺瞒;他治家如为官,即便是发已斑白的子弟也照样被毒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度素贵,御下严急,动行捶罚,吏人闻其声,莫不战栗。
(2)弘度忧恚,谢病于家,诸弟乃与之别居,弥不得志。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弘度一向显贵,管理下属严厉急躁,动不动就打罚,官吏们害怕得气都不敢出,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人不吓得发抖的。(2)弘度忧虑愤怒,推说有病,呆在家里,各弟弟又与他分居,他更加抑郁失意。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国事”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事势”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为身”“计”是“介宾短语”和“谓语”,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国事”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事势”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为身”“计”是“介宾短语”和“谓语”,不要断开。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中的闺门,用来借指家庭,家内。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依据原文“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早为身计,何所待也”以及不愿斩头立功,“不时杀迥,致纵恶言,由是降爵一等”等信息,不支持“绝私弃情”之说,“他用言语刺激尉迥,逼得尉迥自杀”也与原文不符。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素”译为“一向,向来”;“御”译为“治理,管理”;“詟气”译为“害怕得气也不敢出”;“恚”译为“发怒,怨恨”;“谢病”译为“推说有病,推脱有病,以生病为由,借口生病,称病”;“别居”译为“分居(别,另外)”;“弥”译为“更加”。
参考译文:
崔弘度,字摩诃衍,是博陵安平人。他十七岁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荐他为亲信,继而授他都督职,累次提拔至大都督。当时宇文护的儿子中山公宇文训任蒲州刺史,让崔弘度跟从他。崔弘度曾和宇文训登楼,到了顶层,离地四五丈。俯视下面,宇文训说:“真可怕啊。”崔弘度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就“蹭”的一声跳下去,到地上时竟一点伤都没有。宇文训因他勇武敏捷,认为他是个奇才。
待尉迟迥造反,朝廷让崔弘度担任行军总管,跟随韦孝宽讨伐他。崔弘度的妹妹此前嫁给尉迟迥的儿子为妻,到破邺城时,尉迟迥弯起弓将要射杀他,弘度脱下兜鍪对尉迟迥说:“还认得我吗?今天我们各为国事,不得顾及私情。但因我们的亲戚之情,我小心地遏制乱兵,不让他们侵辱你。态势已如此,你还是早点为自己打算吧,还等什么呢?”尉迥把弓箭丢到地上,大骂大丞相杨坚,然后自杀。弘度回头对他弟弟弘升说:“你可去取尉迥人头。”弘升就砍下他的人头,后升任上柱国。当时行军总管照例都要封为国公。弘度没有及时杀掉尉迥,以至让他大骂丞相,因此弘度降爵一等,封为武乡郡公。
弘度的妹妹嫁给秦孝王为王妃。不久弘度升为襄州总管。弘度一向显贵,管理下属严厉急躁,动不动就打罚,官吏们害怕得连气都不敢出,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不吓得发抖的。他所到之处,人们都严格执行法令,盗贼绝迹。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出泉门道,归杨素指挥。崔弘度较于杨素,官阶相同,年纪又大一些,杨素常常屈身于弘度之下。一旦归杨素指挥,弘度心里就很不服气,杨素的话他也大多不听,杨素也宽待容忍他。
皇上对弘度以厚礼相待,又把他弟弟弘升的女儿嫁给河南王为王妃。他常常告诫部下们说:“人要忠诚老实,不欺骗他人。”部下都说:“是。”后来曾经吃鳖,侍奉他的有八九个人。弘度一一问他们说:“鳖的味道鲜美吗?”侍者怕他,都说:“鳖的味道很鲜美。”弘度大骂说:“奴才怎敢骗我!你们并未吃鳖,怎知它味道鲜美?”每人都打了八十杖。僚属们见了他,没有不吓得流汗的,没有什么欺骗隐瞒他。但是,崔弘度治家也如为官一样,子侄们老得头发都白了,仍动不动就鞭打。他家门规矩严整,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不久,秦孝王王妃因罪被杀,河南王王妃又被废掉。崔弘度忧郁愤懑,推说有病,呆在家里。弟弟们又与他分居,更加失意苦闷。炀帝即位后,河南王被立为太子。炀帝将再立崔妃,派使者到崔家府第宣读圣旨。使者到弘升家去,弘度不知道这事。使者回宫,炀帝说:“弘度有什么话?”使者说:“弘度借口有病,没起床。”炀帝默然不语,这事终究被搁置了。弘度忧郁愤懑,不久,就死去了。
相关阅读
1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2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3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4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5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6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