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三国志·魏书·胡质传》

发布时间: 2019-04-30
①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 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马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 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
②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辽出谓质
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质曰:胡质说:“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他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结成怨仇。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是以不愿也。”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辽感言,复与周平。 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③太祖辟为丞相属。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 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士卢显为人所杀。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质曰:胡质说: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便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全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 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每军功赏赐, 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几年,交民便安,将士用命。在郡中任太守九年, 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④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质曰:胡质说:“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樊城低小,兵力也少,所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迁升为征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⑤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年薨,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嘉平二年去世, 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师以闻, 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B.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C.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D.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10.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祖,这里指曹操,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为创基立业者,多用于称呼开国皇帝。
B.辟,指征辟,是中国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C.爵,指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D.薨,在古代指国君或诸侯死去,也用于皇帝的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
11.D(国君的死称为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胡质“精良综事”的特点在为郡吏马谅脱罪一事上体现明显,相关人等认罪伏法。
B.胡质拒绝了张辽请求并陈述了理由,胡质一番话实际上起到了化解张辽和武周矛盾的作用。
C.胡质断案,推断符合逻辑,有智慧,为官清廉,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士兵愿效死力。
D.胡质任荆州刺史期间,有勇有谋,化解了樊城之围,并且积蓄粮谷,还设置东征台。
12.D(积蓄粮谷,设置东征台是在征东将军任上,而非荆州刺史期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5 分)
答:(1)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
(重点词语“规模大略”译为“规划国家大事”1 分,“精良综事”译为“精密细致处理事务”1 分,“过”译为“超过”1 分,句义 2 分。)
(2)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5 分)
答:(2)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他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
(重点词“交”译为“交往”1 分,“奔北”译为 “败逃”1 分,“终”译为“善始善终”1 分,句义 2 分。)

参考译文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任官。蒋济任别驾,被派遣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精密细致、处理事务则超过其父。”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兵县令。县民郭政与堂妹私通,杀了她的丈夫程他,郡里的属吏冯谅被抓起来作证。郭政与堂妹都强忍住疼痛死不认罪,冯凉忍不住痛苦,便屈打成招了,这样,他就要被处以诬陷之罪。胡质到任后,察出了其中内情,便重新详细审讯,验证后,郭政及堂妹都只好认罪了。
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今史,州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他的护军武周有矛盾,张辽西见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称道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便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所感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太守。士人卢显被人所杀,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而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他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见问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真正的罪犯都被抓住了。每次有军功得到赏赐,他都是分发给部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讨论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难以退敌。胡质说:“樊城很小,兵力也少,所以应当进兵作为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解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东将军,假予符节都督青、徐诸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防守以对付敌人来犯。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胡质天性深沉,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中将此事上奏,朝廷追加进封为阳陵亭侯, 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


相关阅读
1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2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