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畅字叔茂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王畅传》

发布时间: 2019-05-30
畅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初举孝廉,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以严明为称。坐事免官。是时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太尉陈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复为尚书。
寻拜南阳太守。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多不称职。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会赦,事得散。畅追恨之,更为设法,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入财物;若其隐伏,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灶,豪右大震。功曹张敞奏记谏曰:“五教在宽,著之经典。汤去三面,八方归仁。武王入殷,先去炮格之刑。高祖鉴秦,唯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缇萦,蠲除肉刑。卓茂、文翁、召父之徒,皆疾恶严刻,务崇温厚。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愚以为恳恳用刑,不如行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舜举皋陶,不仁者远。随会为政,晋盗奔秦。虞、芮入境,让心自生。化人在德,不在用刑。”畅深纳敞谏,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以矫其敝。同郡刘表时年十七,从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责于世乎?”畅曰:“昔公仪休在鲁,拔园葵,去织妇;孙叔敖相楚,其子被裘刈薪。夫以约失之鲜矣。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后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迁司空,数月,以水灾策免。明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王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迁/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B.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迁/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C.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D.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迁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府君,汉朝时期称太守为府君,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D.司空,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畅品格高洁,多次被人举荐。最初他因孝廉而被举荐,辞职不上任;大将军梁商举荐他,后出任齐王的相;太尉陈蕃推荐他,因此再次做了尚书
B.王畅不畏豪党,敢于揭发他们。他实施严刑峻法,对受赃一定数额的贵戚没收财物,如果隐藏就严惩,比起之前逼迫贵戚的太守们,他是称职的。
C.王畅明辨是非,善于听取意见。功曹张敞劝谏他要以仁爱治民,施仁政,行教化,他深表赞同;对于学生刘表的进谏,他却认为不妥,没有采纳。
D.王畅生活节俭,能够以身作则。做南阳太守期间,他穿布衣,坐陋车,矫正郡中豪族们奢侈的风气;与弟子的交谈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节俭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鲜秽者,莫不纠发。
(2)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儒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10.A【解析】原文标点为: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11.B【解析】“黔首”是对百姓的称呼。
12.B【解析】“比起之前逼迫贵肢的太守们”错,原文“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足郡守都害怕帝乡的贵戚,而非贵戚被逼迫。
13.(1)王畅非常痛恨他们,一上任就施展威猛,对那些豪党中有罪恶的,都一一查办揭发。(“下午”“衅秽”“纠发”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听了伯夷的高风亮节,贪婪的人就会廉洁,怯懦的人就会立志自强。我虽然没有德行,却羡慕古人的功业。(“廉”“不德川‘慕”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王畅,字叔茂。年轻时以清廉笃实为人称道,很少与人交结。开始为孝廉,托病不应。大将军梁商特辟为茂才,四迁尚书令,后来出京做相。征召为司隶校尉,调为渔阳太守。所到之处,都以严肃精明为人称道。因事获罪免官。这时朝廷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选有功有能的人为尚书,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说他清廉公正,有不可侵犯之色,因此,再次担任尚书。
不久,任命为南阳太守。在他以前的郡守,都害怕帝乡的贵戚,大多不称职。王畅非常痛恨他们,一上任就施展威猛,对那些豪党中有罪恶的,都一一查办揭发。碰上朝廷大赦,事情就散了。王畅旧恨不消,另立条例,各受赃二千万以上不自首承认的,没收他的全部财物;如果他们有隐瞒的,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平灶,一些恶势力大为震动。功曹张敞上奏记劝谏说:“五教在宽大,已经写在经典之中。商汤说网开三面,八方归顺。武王进入殷都,先除去炮烙之刑。高祖以秦为鉴,只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被缇萦感动,去除肉刑。卓茂、文翁、召父等人,都痛恨严刑苛法,极力崇尚温和宽厚。仁贤之政,流传后世。那些明哲之君,鱼网可漏吞舟之鱼,然后日月星三光照耀于上,人物喜悦于下。说起来很远,但其效应很近。掘屋伐树,将十分激烈,虽然是要惩恶,却难以远闻。以明府上智之才,曰月之明,施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确实如同折一树枝般容易,并无挟山之难。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染教化,百姓敬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世代隆盛。我以为急于用刑罚,不如施恩于民;不停地追查犯人,不如礼贤下士。舜用皋陶,不仁之人便远远离开。随会执政,晋盗逃往秦。虞、芮入境,谦让之心自生。教化在于德,不在于用刑。”王畅完全接受张敞的劝谏,改为祟尚宽和政治,简省刑罚,于是教化得以施行。
南阳郡中的官僚大族大多以奢侈浪费标榜,王畅平常是布衣皮褥、羸马败车,以矫正这种不好的风气。同郡刘表时年十七岁,跟王畅学习。劝谏王畅说:“奢不越上过分,俭不迫下照了做,依道行礼,所贵的是在可否之间,求得适当而已。蘧伯玉以独为君子为耻。您不仰慕孔圣人的明训,反而羡慕叔夷伯齐无关紧要的操守,岂不是想自己以皎洁自贵于世吗?”王畅说:“以前公仪休在鲁为相,拔掉园葵,与织布的妻子离婚,孙叔敖相楚,他的儿子被裘打柴。以节约而失败的少啊。听了伯夷的高风亮节,贪污的人就会廉洁,怯懦的人就会立志自强。我虽然没有德行,却羡慕古人的功业。”
后来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升司空,才几个月,因水灾免官。第二年,死在家里。


相关阅读
1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2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5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6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