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王禹偁传》

发布时间: 2021-03-04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知长洲县,同年生罗处约时宰吴县,日相与赋咏,人多传诵。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拾遗、直史馆,赐绯。故事,赐绯者给涂金银带,上特命以文犀带宠之。时北庭未宁,访群臣以边事。禹偁献《御戎十策》:“臣愚以为,外则合兵势而重将权,行间谍离其党,下诏感励边人;内则省官以宽经费,信用大臣以资共谋,禁游惰以厚民力。”帝深嘉之。
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賦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召为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屡献讨李继迁便宜,以为继迁不必劳力而诛,自可用计而取。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其后潘罗支射死继迁,夏人款附,卒如禹傅言。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复知制诰。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后知黄州。咸平四年,州境群鸡夜呜,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自劾。上造内侍劳问,醮禳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讣闻,甚悼之,厚赙其家。
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已任。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节选自《宋史·王禹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能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B.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C.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D.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理寺,是古代的中央官署名称,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是最高司法机构,长官为尚书。
B.醮禳,指设醮禳解,旧时祭祀、祈祷神灵的迷信活动,用以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
C.封禅,古代筑坛祭天和祭地的典礼,“封狼居胥”的“封”也是“筑坛祭天”的意思。
D.賻,以“贝”为义符,可见与钱财有关。此处指皇帝赐财物给王禹傅家人以办理其丧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禹偁少年成名,才华横溢。他九岁能写文章,深受毕士安器重;他与同年进士罗处约互相赋诗唱和,诗文被时人传诵。
B.王禹偁性情刚正,不惧权势。他处事刚直,不能容人;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时坚持乘笔直书,皇帝因此命宰相劝诫他。
C.王禹偁智谋出众,颇有远见。他多次向朝廷进献计策,征讨李继迁;他认为计取远胜劳力征伐,后果如其料。
D.王禹偁文采出众,品行卓越。他写文章敏捷迅速,词采富丽渊博;他遇事敢于发言,以直道立身、履行道义来要求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内则省官以宽经费,信用大臣以资共谋,禁游惰以厚民力。(4分)
(2)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4分)
14.王禹偁为什么被调任崭州?请简要说明。(3分)


10.B(正确标点为:其为文落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
11.A(长官为大理寺卿)
12.B(“皇帝因此命宰相劝诫他”是道安诬讼徐铉事件之后,而非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时)
13.(1)对内应精简官员来使经费宽裕,信任重用大臣来帮助他们谋划,禁止游荡懒惰来增强百姓实力。(4分。“省”“资”“厚”各1分,句意1分)
(2)王禹偁上书直言,为徐铉雪冤,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4分。“抗疏”“雪”“坐”各1分,句意1分)
14.①州境出现异象,他上疏主动请求处分:②日官认为知州应当承担责任;③皇帝怜惜他的才华,故将其平调。(3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王禹偁字元之,是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世代务农,九岁就能写文章,毕士安见到后对他非常器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考取进士,任长洲知县。与他同榜考中进士的罗处约当时正做吴县知县,每天和他互相赋诗唱和,很多人传诵他们的诗文。端拱
二年,太宗皇帝亲自对贡士进行考试,召试王禹偁赋诗,他一挥而就,皇上高兴地说:“这首诗不出一个月就可传遍天下了。“随即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的官员,为清要之职)。没过多久,署理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南唐旧臣,因道安诬告被贬),道安应当反坐治罪,有诏令不对其治罪。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刷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犯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淳化四年(993),被召回京城,任左正言(正言:官名。唐有左右拾遗,宋初改为左右正言,掌规谏),皇上因为王禹偁性情刚直,不能容人,命宰相劝诫他。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被召入翰林院做翰林学士,主持审官院。对皇上诏令中不适当的地方,他多有议论上奏。(宋太祖)孝章皇后去世,棺材被移放在已故(太祖同母妹)燕国长公主的府第里,大臣们也不穿丧服。王禹偁对门客说:皇后曾是天下人母的仪范,应该遵用旧礼(予以安葬服丧),因此被认为有议论讥刺朝廷之罪,降职为工部郎中、滁州知州。
起初,王禹偁曾经起草《李继迁制》。李继迁(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送他五十匹马当作酬劳,他推却不受。等到出任除州知州,闽人郑褒徒步前来拜谒他。王禹偁喜欢他温文尔雅的风度,给他买了一匹马。有人说王禹偁买马时少给了卖马人钱,太宗说:“他能拒绝李继迁送的五十匹马,岂肯亏欠一匹马的价钱呢?“后调任扬州知州。真宗即位后,迁升为刑部郎中。恰逢皇帝下诏征求正直之言,王禹偁上疏谈论朝廷的五件政事。奏疏呈送之后,王禹偁被召回京城,又担任知制诰。他曾写了一篇《三黜赋》来表明白己的志向,其中最后一章写道:“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身体上受到委屈,道义上却不受委屈,即使被贬谪一百次,又有什么损失呢)!”出任黄州知州。咸平四年,黄州境内有两只老虎争斗,其中一只死了,被吃了将近一半;群鸡夜晚鸣叫,过了一个月还不停止;冬季里突然响起了雷声。王禹偁亲笔写下奏章,引用《尚书·洪范传》陈述警戒,并且检举自己的过失。皇上派遣宦官乘坐驿站的专车前往慰问,并且举行祭神消灾的祭祀仪式。皇上又就这些灾异之事询问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该官员说:“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皇上爱惜王禹偁的才能,当天下令让他调任蕲州知州。王禹偁上表谢恩,表文中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的语句。皇上感到奇怪,果然王禹偁到达蕲州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享年四十八岁。
王禹偁作文章敏捷迅速,词采富丽渊博,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以直道立身、履行道义为己任。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被流俗所容,所以屡次被贬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他们。


相关阅读
1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 【查看全文】

2 吕端,字易直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第四十》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 【查看全文】

3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王曾传》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及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 【查看全文】

4 赵与欢,字悦道,嘉定七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赵与欢传》

赵与欢,字悦道,嘉定七年进士,以直宝章阁知安吉州。设铜钲县门,欲诉者击之,冤无不直。有富民诉幼子,察之非其本心,姑逮其子付狱,徐廉之,乃二兄强其父析业。与欢晓以法 【查看全文】

5 赵赞字元辅阅读答案与翻译

赵赞字元辅。本名关,后改焉。父延寿,尚明宗女兴平公主。赞幼聪慧,明宗甚爱之,与诸孙、外孙石氏并育于六宅。暇日,因遍阅诸孙数十人,目赞曰:是儿令器也。赞七岁诵书二十 【查看全文】

6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