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节字子元,幼孤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1-11-09
马知节字子元,幼孤。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赐今名。年十八,监彭州兵,以严莅众,众惮之如老将。又监潭州兵,时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因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徙知定远军。时议调河.南.十三州之民输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适至军议事,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时部民入保避寇,卒有盗妇女首饰者,护军止笞遣之。知节曰:“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 即命斩之。
咸平初,领登州刺史,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余二十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尔,岂不怀归?”悉遣之。羌人感之,讫终,更不犯塞。时州有银坑,岁久矿竭,课额弗除,主吏破产, 偿之不足。知节请蠲之,章三上,乃允。景德中,契丹已盟,中国无事,大臣方言符瑞,而知节每不然之,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以为戒,上以为然。进宣徽北院使,加兼枢密副使。时王钦若为枢密使,知节薄其为人,遇事敢言,未尝少屈。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时钦若宠顾方隆, 知节愈不为下。天禧初,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未几,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知节将家子,慷慨以武力智谋自许,又能好书,宾友儒者,所与善厚,必一时豪杰。论事謇謇未尝有所顾忌,故闻其风者,亦知其为正直云。
(选自《宋史·马知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B.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C.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D.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也称门荫或庇荫。B.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各朝不一,北宋曾以洛阳为河南府。C.枢密指枢密院,为中央官署名。宋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D.谥指古代皇帝、大臣或有名望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知节少年老成,倾心文章教化。十八岁时他担任监军,就能严肃御下。在潭州时,守臣以文雅为吏治之道,他仰慕不已,转而学习诗书。
B.马知节体恤民艰,造福一方百姓。他认为兵少粮多,倘若措施得当,则无须动用大批人力运粮。后来果然如此,于是省却了河南的工役。
C.马知节居安思危,颇有远见卓识。景德年间,边境安定,大臣议论符瑞之事,他很不以为然 ,认为契丹仍然可能败盟,不应忘记战事,裁撤士兵。
D.马知节为官正直,绝不屈节事人。他鄙薄王钦若的为人,有时甚至当面指责钦若。当时钦若正受到皇帝的恩宠,知节更不对他低声下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
(2)论事謇謇未尝有所顾忌,故闻其风者,亦知其为正直云。


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宜用排除法。“雍熙”为年号,一般不单用,常与“间”相连,据此排除A、B两项。“我”是“师”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带有褒奖意义”有误。谥号不全为褒义,有时也带有贬义,如周厉王的“厉”是“杀戳无辜”之义,隋炀帝的“炀”是“去礼远众”“逆天虐民,离德荒国”等义。
12.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认为契丹仍然可能败盟”于文无据。原文只说马知节“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以为戒”,但没有提到他认为契丹有可能违背盟约。
13.(1)百姓躲避外患而来,反而遭受内寇之祸,这样都可以宽恕,那么如何整肃部下呢?
(译出大意给2分:“避”“程”“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马知节)议事正直,未曾有所顾忌,因此听到他的传闻的人,也知道他是正人君子。
(译出大意给2分:“謇赛”“正直”“云”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关键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避:躲避。罹:遭受(苦难或不幸)。肃:整饬,整顿。(2)謇謇:直言的样子。正直: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正人君子、正直之士。云:助词,无实际意义,不翻译。

翻译
马知节字子元,幽州蓟人。自幼孤苦。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被赐给现在的名字。十八岁时,任彭州监兵,因严厉监视众兵,大家像敬畏老将那样敬畏他。他又监潭州兵,当时何承矩为守臣,很是以文雅整饬吏治,知节仰慕,因而改变平日的志向和行为开始读书。雍熙年间,护兵博州,契丹入侵边境,在君子馆击败宋朝军队。在此之前知节修治城池修补战具,储积粮草,官吏百姓以此为生计。不久契丹军队果然到来,因为宋朝有准备,避开而去。
移知定远军。当时议论调发河南十三州的百姓运输粮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刚好到定远军商议事情,知节说:“军少粟多,扬去腐烂的粟米,还可得到十分之六七。”樊知古同意了他的意见,果然获得粟米五十万斛,分发给各驻屯大军,于是省却了河南的工役。当时所部百姓入保躲避敌人,士兵有盗窃妇女首饰的,护军只是鞭笞遣走。知节说“:百姓躲避外患而来,反而遭受内寇之祸,这样可以宽恕,那么何以整肃下面呢?”马上命令处死。
咸平初年,掌领登州刺史,任秦州知州。秦州曾经以羌人酋长支属二十多人为人质,超过二十四年了。知节说:“羌人也是人,难道不想回家?”全部遣回。羌人感激,一直到最后,不再进犯边塞。当时秦州有银矿,年代久远矿物竭尽,但税额没有废除,负责的官吏破产,不足以偿还这笔税额。知节请求朝廷免除税额,三上奏章,才得到允许。
景德年间,契丹已(与宋朝)结盟,中原没有战事,大臣正上言(各地出现)吉祥征兆,知节常常不以为然,曾说“天下虽然安定,却不可忘记战争,裁撤军队”,以此作为鉴戒,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升任宣徽北院使,兼任枢密副使。当时王钦若(真宗、仁宗朝奸相)为枢密使,知节鄙视他的为人,遇事敢于进言,未曾稍稍屈服。每当朝廷议事,发现王钦若有不公正之处,就当面斥责他。当时钦若受皇帝宠信正厚,知节更不(对他)低声下气。天禧初年,授官宣微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赠官侍中,谥号正惠。知节是将家之子,正气凛然,以武力、智谋白我称许,又能喜好读书,以宾友之礼对待儒生,所善待交厚的人,必定是一时豪杰。(马知节)议事正直,未曾有所顾忌,因此听到他的传闻的人,也知道他是正人君子。


相关阅读
1 姜才,濠州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姜才列传》

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兵中,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才知兵,善骑射,抚士卒有恩。至临阵 【查看全文】

2 《宋史·王益柔传》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伉直尚气,喜论天下事。用荫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转运使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 【查看全文】

3 《宋史•汪藻传》阅读答案与翻译-结合文本,评价汪藻此人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迀著作佐郞。时王黼与藻同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 【查看全文】

5 《宋史·龚茂良传》阅读答案

龚茂良,字实之。绍兴八年,进士第。父母丧,哀号擗踊,邻不忍闻。调泉州察推,以廉勤称。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 江、浙大水,诏陈阙失,茂良疏曰:崇宁、政和以来,小人道 【查看全文】

6 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登崇宁四年太学上舍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改宣教郎,除国子司业。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