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刘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补是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来源:学科网]
C. 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D. 郊祀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珙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刘珙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刘珙替皇帝拟写的沼令、檄文言辞激昂。
B. 刘珙精明果断,以仁治乱。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刘珙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C. 刘珙忠于朝廷,尽心国事。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存中,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D.刘珙体恤民情,救济百姓。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刘珙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10.B
11.D应为祭祀天地
12C〔“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分析有误)
13.(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大意2分,“忤” “左迁” “草制”各1分 )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大意2分,“临” “讣”“祠”各1分)
刘珙传原文翻译
参考译文:
刘珙字共父。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 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升为吏部员外郎。金人侵犯边境,宋军出征北伐,皇上所下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了泪。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刘珙随从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回朝,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竣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竣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皇上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明旨意,刘珙说:“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征发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刘珙上奏说:“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南旱灾,郴州李金作乱,刘珙担任湖南安抚使,入境后,致书制使沈介,请求按照具体情况出动军队,沈介当即派遣田宝、杨钦帅兵到来,刘珙知道士兵在暑天行军疲劳、倦怠,派人到几里外迎候,换下他们背负的物品,.军队到达后,刘珙对他们犒劳、赏赐,超过了将士们的期望,军士们感动振奋。刘珙知道杨钦可以重用,命令各军都受他的调遣,下令除去能捕斩同伙报告官吏的盗贼的罪名并奖赏。杨钦与田宝连续几次打败敌人,贼人同伙曹彦、黄拱抓住李金投降。余党逃跑、藏起来的很多,刘珙命令杨钦等人撤兵,让贼人自行投降,贼人争着交出兵器,刘珙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乡。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 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刘珙进升为观文殿学士,接连生病,请求退休。病重 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治理过 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苦并共同祭祀他。
相关阅读
1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2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3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4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
5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