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 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B. 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C. 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D. 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殿”是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时董遵诲获罪免职,皇上只能在便殿接见他。
B. “登闻鼓”指朝堂外的悬鼓,是古代帝王为了表示愿意听取谏议或冤情而设的。
C. “西夏”指宋朝时由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其与实朝国王接壤,常有战事发生。
D. “封略”即疆界,“封”与“略”均可指边界,如“(晋)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遵诲领命冲锋,建立战功。随高怀德出征时,军队在高平与晋军遭遇,他受命趁晋军阵脚未隐,率奇兵突击晋军,为打败晋军创造了条件。
B. 董遵诲好顾脸面,为人率性。他和太祖讨论战事,由于所述理由大多被驳倒,便不顾礼仪,拂衣而起,以致太祖震怒之下将其父宗本驱逐出去。
C. 董遵诲抚边有方,获得成效。他担任通远军使时,一到任就杀羊斟酒犒劳各族酋长,并晓谕朝廷政策,恩威并施,使得各族酋长一时心悦诚服。
D. 董遵诲处理边事,进退有度。西夏抢劫灵武进奉使的物品,他立即部署军队,打算讨伐;西夏人认罪并归还物品后,他又宽容抚慰,不再追究。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
(2)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
【答案】9. B 10. A 11. B
12. (1)我正在赦免罪过奖赏功劳,难道会念前恶吗?你不要再担忧,我将录用你。
(2)经历太祖、太宗朝,委任和礼遇始终没有废弃,允许他自行处理军事。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这段文字是说“几个月后,又来侵扰边境,董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打跑他们,俘虏和杀死很多,缴获羊马几万,夷人部落得以安定。太祖嘉奖他们的功劳,就地授为罗州刺史,使职如同过去”,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边”“ 遵诲”“其境”“之”“夷落”“太祖”“功”“罗州刺史”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遵诲率兵深入其境”意思是“董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该句结构完整,语意完整,其后断开,而下一句“击走之”意思是“打跑他们”,故应在“境”和“击”之间断开,排除C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语意表达不完整,不能断开,“遵诲率兵深入其境”意思是“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排除AD项,故选B项。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 “董遵诲获罪免职” 无中生有。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以致太祖震怒之下将其父宗本驱逐出去” 理解不当,“太祖乃辞宗本去”,意思是太祖于是辞别宗本离开,而不是驱逐出去。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赦过赏功”,赦免罪过奖赏功劳;“岂”,难道;“汝”,你;第二句中,“委遇”,委任和礼遇;“替”,废弃;“便宜”,自行处理。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2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
4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5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6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