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 ①信宿: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②建隆,北宋宋太祖开国年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B.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C.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D.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琦禀性纯谨,深受宠信。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北宋任职,多被委以重任。作战受伤,皇上亲自探望;去世时,皇上亲临其家吊唁。
B.王审琦善射,但不喜饮。周世宗、宋太祖都曾在苑中宴射,请他表演射箭,他连连中的,受到丰厚赏赐;身为武将,他酒量很好,但一向不喜饮酒。
C.王审琦能征善战,不避危险。他曾带领精骑一夜打下舒州城,之后又神速回师救援郭令图,立下奇功;征讨李筠时,他亲自上阵,被飞石击伤。
D.王审琦为政宽简,体恤百姓。他辖区内的县令不向他请示就擅自处理他手下的官吏,王审琦不但不生气反而嘉许;征收租税从不过分,够用即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乾祜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
(2)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参考答案
10.C
11.B(出是京官外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
12.B(“他酒量很好”错。文中有“素不能饮”的说法;“饮十杯无苦”是为了维护皇上脸面,显得皇上祈祷很灵验;“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也可看出他酒量不是很好。)
13.
(1)(后)汉乾祐初年,王审琦隶属周太祖帐下,他本性纯良谨慎,(周太祖)很亲近信任他。(“隶”、补主语“周太祖”“亲任”各1分,大意2分。)
(2)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痛哭哀悼他。(“暴疾”,“幸”,“恸”各1分,大意2分
王审琦传原文翻译
参考译文:
王审琦字仲宝,其祖先是辽西人,后来迁家到洛阳。后汉乾祐初年,王审琦隶属周太祖帐下,他本性纯良谨慎,(周太祖)很亲近信任他。跟从太祖平定李守贞,因功兼任厅直左番副将。世宗召集禁军各位将校在苑中宴射,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很欣赏他,大加赏赐。不久兼任勤州刺史。世宗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城墙坚固攻不下来,诏令由郭令图兼任刺史,命王审琦率精锐的骑兵攻城,一晚上攻了下来,擒获舒州刺史,获得铠甲、仪仗等军中装备数十万。郭令图入城后,王审琦等人就去救黄州,几天后,郭令图被舒人赶走。王审琦选择轻装的骑兵连夜衔枚出发,第二天夜里就赶到舒州城下,大败舒人,郭令图得以又回到治所。王审琦跟从皇帝征讨李筠,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被飞石击伤,皇帝亲自探视。建隆二年,出京任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和简易。辖区内县令因王审琦的录事吏犯罪而停了他的职,幕僚认为县令不先征求节度府意见,请求治县令的罪。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断县里政事。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辖区内邑宰能斥去奸狡官吏,实在令人高兴,有什么需要治罪的呢?”听到这些话的人都赞叹佩服。王审琦为人温厚稳重有谋略,尤其擅长骑射。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入为出,从未过分强制征收。王审琦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侍皇帝用宴,太祖酒酣后仰天祷告道:“酒是天赐好礼;审琦是我的布衣之交。正要与我共享富贵,为什么对他吝啬让他不能饮酒呢?”祷告完毕,回头看着王审琦说:“上天一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不要怕。”王审琦受令,喝下十杯酒也不感到痛苦。从此陪宴常常斟满酒杯,等到回到家里就不能喝了,有时勉强喝了就会生病。开宝二年,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任御营四面都巡检。开宝三年,改为镇守许州,皇上赐给他豪宅,留在京师。太祖曾经召王审琦在禁苑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皇上赐给他御马和黄金装饰的马具。开宝六年,与高怀德一同加任同平章事。开宝七年,王审琦去世,终年五十岁。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痛哭哀悼他。赐中书令,追封为琅琊郡王,赐钱办丧事待遇加等。下葬那天,又为他停朝致哀。
相关阅读
1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2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3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
5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
6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