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②仁宗崩,建山陵。有司以不时难得之物厉诸郡。颂曰:“遗诏务从俭约,岂有土不产而可强赋乎?量其有无,事亦随集。”
③送契丹使,宿恩州,驿舍火,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州兵欲入救,闭门不纳,徐使防卒扑灭之。初火时,郡人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遂闻京师,神宗疑焉。颂使还,入奏,称善久之。
④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颂曰:“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若言语轻重,则人有观望,或致有悔。”既而妇死。元孚惭曰:“我辈狭小,岂可测公之用心也。”
⑤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⑥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緾度所次,占候则验,
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九》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遗诏务从俭约( ) ⑵时至刻临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⑴郡人汹汹 ( )
A.骚乱不宁 B.议论纷纷 C.气势凶猛 D.争吵不休
⑵颂既邃于律历 ( )
A.深入 B.深远 C.探究 D.精通
17.第④段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B.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C.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D.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19.依据第④段,对邓元孚“惭”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自己武断豪妇装病 B.以为比苏颂高明
C. 不如苏颂说话有分量 D.为自己见识浅陋
20.欧阳修曾赞许苏颂“处事精审”,以第③段为例加以分析。(4分)
15.(2 分)⑴听从、采取某种方式 ⑵到
16.(2 分)⑴ A ⑵ D
17.(2 分) B
18.(6 分)答案示例:我放了你们,让你们做事谋生,(你们的收入)除了供给(家
人)吃穿以外,都用来补偿官府,约好一定的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
19.(2 分)C
20.(4 分)答案示例:苏颂送契丹使者夜宿,他遇火不避,处骚乱不惊,君王有怀疑他主动奏报,被神宗称道,说明苏颂虑事周全,应对沉着。
【参考译文】
苏颂,字子容。考中进士,担任江宁知县。升任集贤校理,编订书籍。苏颂在国史馆九年,奉养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和外亲几十人,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的样子。提升为知制诰。大臣推荐秀州判官李定,皇上召见,提升为太子中允,任监察御史里行。宋敏求为知制诰,封还谕旨。谕旨又下来,苏颂为知制诰,上奏说:“虽然朝廷急于用人,超越常规,然而毁坏法制,得到的益处少,受到的损失大,不敢起草。”接着到了李大临手中,也封还。神宗说:“台馆有缺额,不拘于官职的高低。”苏颂和李大临进奏不止,于是都被罢去知制诰一职,归工部郎中班。出任婺州知州。正要逆水而上去桐庐,江水暴涨,船被打偏将要翻了,母亲在船中几乎溺死,苏颂哀叫着扑入水中救她,船忽然自己正过来。母亲刚上岸,船就沉了,人们认为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改任亳州,有豪强的妇人犯罪应受杖刑却生病了,苏颂常常去检查,病没有好。谯簿邓元孚对苏颂的儿子说:“你的父亲高明,且以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苏颂说:“万事都依法而办,哪里忍心啊。”不久妇人死了,邓元孚感到惭愧。吴越饥荒,苏颂被选派去治理杭州。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伤地诉说道:“我们因为转运司责罚拖欠贸易的钱,已经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没有钱。”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担任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兼侍读。请求重新造浑仪,皇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他。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时刻到了,司辰就出来报告。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看验时也应验,不差片刻,白天黑夜,都可以推测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自从有了书籍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以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绍圣四年,以太子少师退休。
相关阅读
1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
2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3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4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5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