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邵伯温传》

发布时间: 2019-03-09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 程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竟往。康卒,子植幼。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悖为相。悖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 “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悖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惇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成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悖犹在相位。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辟环庆路帅幕,实避惇也。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贯为宣抚使,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出他州避之。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 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节选自《宋史·邵伯温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B. 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C. 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 恐/不顾也/
D. 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但不能用于女性。
C. 诣阙:“阙”借指朝廷或京城,“诣阙”即奔赴朝廷或都城。
D. 秩满:“秩”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秩满”即官吏任期届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邵伯温勤学好友,受到良好教育。他既得到了父亲的教导,又结交了司马光、韩维、 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增长了见闻,熟悉了时务。
B. 邵伯温讲究礼节,懂得知恩图报。他劝说司马康做事要有分寸,守礼节;司马康去世后,他承担起了教育司马植的责任。这些体现了对司马光的感恩。
C. 邵伯温坚守大义,不愿阿谀逢迎。章惇因为曾经师事邵康节,想要重用邵伯温,邵伯温却百计避免;众人皆巴结童贯时,他听闻童贯要来,却躲避。
D. 邵伯温守蜀有功,深受百姓爱戴。在反贼史斌势力正盛之时,他与卢法原共同谋划,坚守剑门关,最终阻止了史斌入川,蜀人因此十分感激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
(2)我想奉命急速就职,但刘氏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这句话的含义是“此时,元祐党人大多南迁,且许多人都不敢去拜访他们。但邵伯温不怕,他在咸平拜见了范祖禹,在颍昌拜访了范纯仁。有人为此感到害怕,他也不顾忌”,从专有名词“诸贤”分析,其谓语是“南迁”,由此可判定“迁”后面要停顿,故排除A、C两项。从专有名词“伯温”分析,其谓语是“见”,宾语是“范祖禹”,后置的状语是“于咸平”,故“伯温”前和“平”后要停顿,排除B项。此外,也可以从结构对应的角度分析,“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祖禹于颍昌”结构相同,可以判断,也能排除B项。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也可以指皇帝的高等级的妃嫔及其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等的死。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错误,原文为“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皆交其们。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光等人是伯温的长辈。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A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司马光、韩维、 吕公著、程颐兄弟”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一段的开头部分,文中说“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意思是“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可见“同辈友人”之说错误。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寓”,寄托;“形”,身体,形体;“宇内”,天地间;“寓形宇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寓形(于)宇内”;“几时”,多少时候;“曷”,什么,为什么;“委心”,随心之自然;“任”,听凭;“去留”,生死。第二句中,“奔驰”,古今异义,奔走效劳,此处指“急速就职”;第一个“则”,表转折,但;“日”,名词做状语,一天比一天;“笃”,厉害,严重;“告诉”,古今异义,报告申诉;“许”,允许,许可。

参考译文:
邵伯温字子文,河南洛阳人,是康节处士邵雍之子。邵雍生前颇有名望,与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程颢等皆有密切交往。邵伯温在家聆听父亲教诲,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邵伯温因此而获益良多,知识更加渊博,且特别能明察时务。司马光任宰相时,曾打算荐举邵伯温,可惜尚未荐举便因病去世了。后因受到河南尹及其他官员的推荐,邵伯温被特授大名府助教,调任潞州长子县县尉。当司马光之子司马康应召入朝时,邢恕请司马康先到河阳,邵伯温对司马康说:“你服丧期满,应先去晋见皇帝,不宜绕道河阳先见朋友。”司马康说“:可我已经答应了邢恕。”不久,司马康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司马植。吕大 防说司马康原将其子托付给邵伯温,可让邵伯温为西京教授,便于教育司马植。邵伯温做西京教授后对司马植说:“你是司马光之孙,司马康之子,是贤是愚皆为天下人所关注,你当以此为勉,负起自己的责任。”司马植听后,发奋学习,毫不懈怠,终于取得了成绩。
绍圣初年(1094),章悖任宰相。章悖曾经事从邵雍,故任相后,打算起用邵伯温,然邵伯温不愿趋炎附势。按惯例,邵伯温当赴吏部听候铨选,程颐对邵伯温说:“我担心你此次的吏部之行。”邵伯温说:“有什么担心呢?难道不打算见先公于地下吗?”于是,邵伯温先到了吏部听候差遣,然后才去见章悖。但章悖还是将邵伯温举荐给朝廷,而邵伯温不愿在朝廷做官,而愿在郡县做事。章悖为此极不高兴。邵伯温遂得监永兴军铸铁监。此时,元祐党人大多南迁,且许多人都不敢去拜访他们。但邵伯温不怕,他在咸平拜见了范祖禹,在颍昌拜访了范纯仁。有人为此感到害怕,他也不顾忌。后来,西夏挑起战端,欲收复西夏故地,宋廷许诺凡参加对西夏作战的将领可连升数级,邵伯温本当参加,但他将机会让给了同事。邵伯温任监永兴军铸铁监期满后,章悖依然在朝廷任宰相,为了避免与章悖共事,邵伯温执意不去京师做官,而选外任为环庆路帅府幕僚。
服母丧期满后,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此时,童贯任该区域宣抚使,许多士大夫争相登门巴结讨好,可邵伯温听说童贯要来,赶紧出走他州以避童贯。被擢升为提点 成都路刑狱。时农民起义首领史斌率部攻破武休,进入汉中、利路,并打算夺取剑门关,邵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清原合谋守剑门,致使斌不能过关,蜀人因此对邵伯温十分感激。绍兴四年(1134),邵伯温去世,时年七十八岁。
赵鼎年青时跟从邵伯温学习,后来赵鼎做了宰相,上表请求追封邵伯温,朝廷遂追赠邵伯温为秘书阁修撰。赵鼎为邵伯温做墓志铭说“:邵伯温以学识行起于元祐年间,以名节居处于绍圣年间,以言论受贬于崇宁年间。”世人皆认为赵鼎这三句话概括了邵伯温一生的历程。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

2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3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4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5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

6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