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李继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
B.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
C.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
D.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人贡/复旧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军为临时派遣,在军队中负责对功罪赏罚进行稽查和审核,有时也由宦官充任。
B.漕运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措施,在文中指通过海道运输粮食来供应军需。
C.车驾在文中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作帝王的代称,类似的说法还有“乘舆”“御驾”。
D.配享是以功臣附祭于祖庙或以贤哲附祭于孔庙,在文中指继隆死后附祭于真宗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继隆年轻有为,做事颇有自信。他年方二十,就被选用担任果、阆监军,母亲担心他还未曾经历世事,要李处耘身边的人辅助他,他却认为自己会有所建树。
B.继隆奋勇杀敌,受到皇帝赏识。征伐江南时,他率领人马奋力作战,手脚都被毒箭射中,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但终以少胜多,太祖因而十分器重他。
C.继隆关心同僚,不顾个人安危。他与梁迥治理黄河决口时,用自己的船交换梁迥的破船,后来船只倾覆,停留在枯死的桑树梢上,他依靠其他船才得以渡河。
D.继隆随机应变,行事有责任感。契丹侵犯边境,太宗传授的作战部署图不合实际,他认为作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于是独自承担了违反诏令的罪名,打败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继隆按诏给券,俾各持诣所部。太宗益嘉其有谋。
(2)王师失利于望都,继隆累表求诣阙面陈边事,因乞自效。
答
10.(3分)B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处畴”是伯父的名字,前面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长春节”,是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开宝九年(976年)间庆祝宋太祖赵匡胤诞辰的节日,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李继隆字霸图,自幼由伯父李处畴抚养。长大后,因父恩荫补供奉官。李处耘贬淄州,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长春节时,与其母入朝祝寿,官复原职。故选B。
11.(3分)B(本文“漕运”是通过河道运输而不是“海道运输”)
12.(3分)D(“独自承担了违反诏令的罪名”说法有误,原文意思是“假如得到违反诏令的罪名,请求独自承当.”)
13.(10分)(1)(5分)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让(使)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券”“俾”“嘉”1处1分,大意2分)
(2)(5分)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表”“阙”“自效”1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继隆字霸图,自幼由伯父李处畴抚养。长大后,因父恩荫补供奉官。李处耘贬淄州,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长春节时,与其母入朝祝寿,官复原职。乾德年间平定蜀地,选用为果、阆监军,年方二十,母亲担心他还未曾经历世事,要李处耘身边的人辅助他。李继隆说:“这次出行孩儿自然会有所建树,岂要用这些人,希望不要为此担心。”母亲抚慰之后送走他。征伐江南时,率领雄武卒三百人守卫邵州,仅供给大刀盾牌。蛮贼数千人排列在长沙以南,截住他们的道路。李继隆率领人马奋力作战,贼军逃走,李继隆的手脚都被毒箭射中,获得良药得以痊愈,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太祖听到他的勇敢因而器重他。又跟随李符管理荆湖漕运,供应江南各军。吴人因为宋军不利于水战,经常派出水师切断运粮通道,李继隆多次与他们作战,粮食全部安全到达。又与梁迥治理黄河决口。梁迥身体肥硕,乘坐的船残破无法渡河,李继隆把自己的船换给他。后来李继隆坐的船果然翻了,停留在枯死的桑树梢上,依靠其他船得以渡过。后来任镇州都监,契丹侵犯边境,与崔翰等将领抵御。起初,太宗把阵图传授给他,临阵时有不实用之处,众人认为皇上的命令不可违背。李继隆说:“事情随时会有变化,怎能预先确定,假如得到违反诏令的罪名,请求独自承当。”于是随机行事,在徐河打败他们。李继迁叛乱,朝廷命令李继隆率军攻打他。四月,从银州以北出兵,打败悉利各族,追击败军数十里,斩首三千余级,俘获蕃汉老幼一千余人,将代州刺史折罗遇枭首。随从曹彬征伐幽州,箭射中左大腿,血流到脚跟,俘获契丹显贵大臣一人。曹彬想要上报他的功勋,李继隆阻止了他。不久傅潜、米信兵败溃逃,惟有李继隆所部振军回朝。任命李继隆为定州知州。不久下诏各军分头驻守,李继隆命令书吏抄录全部诏令。十多天后,有败散士兵聚集在城下,不知道应该去何地,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让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真宗咸平二年,李继隆因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未满被起用。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真宗慰问劝谕他。景德二年春,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诏书刚下达,正遇李继隆疾病发作,皇上亲自前来问候他。李继隆去世时,终年五十六。皇帝亲临哭得很悲痛,为他穿丧服表达哀伤。乾兴初年,下诏配享真宗庙庭。
相关阅读
1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郑戬传》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查看全文】
2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阅读答案与翻译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 【查看全文】
3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4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5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董遵诲传》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 【查看全文】